工资上涨威胁中国经济增长?
最低工资标准增速自2012年开始趋缓。数据来源:Wind,长江证券 |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万元,同比增长近12%。同期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2.8万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非私营单位。
在2012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工资水平仍然增长较快,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出台上调最低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也因为企业为了化解用工难而上调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水平增长固然可喜,但也给制造业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近一年来,不断有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传出搬迁到越南、柬埔寨以及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以其低廉的人工成本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新的代工基地。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将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担忧。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制造业一直难以摆脱品牌缺失、利润率低下等质疑,但中国制造业仍然为中国经济贡献了稳定的就业、税收以及出口贸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繁荣。
如今在工资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劳动力更为廉价的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似乎大有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势头,长久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真的会因为工资成本上升而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吗?
中国没有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
中国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与工资真实增速负相关。数据来源:CEIC |
事实上,相对发展程度高于中国的经济体,中国工人仍然相对便宜。据光大证券估算,以市场汇率折算,中国工人的工资仍不及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1/5。
即使相对台湾和墨西哥,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也差了不少。但从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来说,中国并未与这些经济体拉开多大差距。因此,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
相对收入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工人工资水平早已超过他们。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工人的工资就已经超越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目前是他们的三四倍。对这些国家而言,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带来的更高劳动生产率上面。
就目前而言,中国制造业还未失去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并未与发达经济体拉开太大的差距。因此,中国更低的工人工资直接可转换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国家的工资水平已明显低于中国,但受限于这些国家偏弱的基础设施、国内市场、产业集群等制约因素,制造业还无法大规模向他们转移。
因为如果工资水平是制造业设厂的唯一考虑因素,那厂房早就应该搬到那些国家了。毕竟,中国工人的工资早就与这些国家拉开了差距。
因此,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中国仍然保有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法宝”。而真正让制造业烦恼的,还不仅仅是工资上涨带来的经营成本压力。
企业真正担心的不是工资上涨
纺织企业对腾讯财经表示,人工成本上升并不是企业最大的压力。 |
腾讯财经通过与一些纺织企业沟通得知,虽然劳动力成本上涨给企业经营增加了压力,但最为痛苦的还不只这些。
用内忧外患形容纺织业目前的处境毫不为过。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业受到国内中西部、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竞争,采购商一再压低价格;另一方面,由于生产企业的成本持续上涨,企业拿货的成本也相应增加。特别是随着《劳动法》的规范,企业用人成本大幅增加,这些都让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
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外界普遍担忧纺织外贸中小企业缺少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人民币这波快速升值也始料未及,但一位纺织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目前情况并没那么糟糕,只是赚的比以前少一些”。
最让企业难受的是税费方面的难言之隐。多家企业私下里表示,企业一般不敢做大,一旦大了就要经常被税务部门上门查税,而且每次查税的成本都要由企业承担。所以很多纺织企业都是一家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再设一家新厂,但这并不利于品牌的推广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纺织业现在更期盼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更多的还是稳定的政策环境。不止一家企业对腾讯财经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将出口退税政策长期化、稳定化,适当减轻企业税负,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并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能够足额对为企业提供参加境内外展会的补贴。
目前工资成本虽然对企业经营施加的压力很大,但真正对企业经营产生恶性影响的还是政策的不稳定以及税费方面的沉重负担。
结语
平均工资上涨是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标志之一,况且中国工资水平仍然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企业能够覆盖这部分成本。反而税费负担才是企业最大的经营压力,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对企业实行减税政策、推进税收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