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国家队出手 紫光再次收购美国公司
编辑:邬静娜 | 作者: [0]人气 | 2015-07-16
本期作者 郭亦非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在230亿的收购规模背后,是紫光成为半导体巨头的梦想,而这背后又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230亿美元,清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Tsinghua Unigroup Ltd.以下简称“紫光”)又打算买了。这一次,它把目标对准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Inc. MU:NYSE;以下简称“美光”)。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紫光向美光提交了收购协议,将以每股21美元收购美光,这一价格较后者周一收盘价溢价19.3%。美光周一收盘收于每股17.61美元。

该项交易目前未得到双方的确认,美光回应称并未收到清华紫光的收购要约。而紫光则表示,重大信息以公告为准。但若收购达成,这笔收购案成为迄今最大一宗中资收购美国企业案,超越2013年双汇创造的、以71亿美元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猪肉生产商的记录。

传闻中230亿美元的报价,仍被认为报价太低。紫光收购美光也将面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严格审查。紫光的国有企业身份,可能会遭致更高级别的审查。

传闻中的交易不仅将大大提升紫光在存储芯片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也将打破目前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在DRAM行业并行的格局。“未来全球独立手机芯片厂商将只剩下高通、联发科、紫光和英特尔四家。”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紫光或将坐三望二。”

更重要的是,收购美光有助于降低中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斯诺登事件之后,信息技术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而数据存储则是重中之重。海外媒体认为,紫光成为半导体巨头的抱负,也契合中国政府对网络和计算领域实力增强的战略。

总部位于北京的紫光集团,1988年由清华大学创办,2013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美光科技总部位于爱达荷州的博伊西,是美国本土唯一一家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制造商,同时也生产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存储数据的NAND闪存。美光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三星电子。过去一年,美光股价已接近腰斩,截止美东时间7月15日,美光科技股价收于每股18.89美元。

紫光的收购术 半导体巨头梦

传言中的并购案,并不是赵伟国第一次出手。对这位紫光集团的董事长而言,“资本联姻”是他推动紫光成为半导体巨头的重要手段。

2013年到2014年,紫光先后收购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这两家在通信芯片设计领域分别排名全球第三和第四名。通过这两次总金额高达26.87亿美元的闪电收购,紫光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在此之前,紫光曾以生产电子外设产品而闻名,对于芯片行业完全是门外汉的角色。

在完成锐迪科收购的前一天,赵伟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芯片将是紫光的唯一主业。他们计划投入300亿元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设计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手机芯片的第一大供应商,进入全球半导体设计的前三名。这与赵伟国的背景不无关系,这位清华电子系的毕业生,除了紫光董事长的身份外,同时也是同方微电子的创始人,后者为全国40%的居民提供身份证芯片。

如果算上这一次,紫光已经是第三次与大型美国企业发生交易,目的都是为了在半导体巨头之路上走得更远。去年9月,紫光又实现了与英特尔(Intel)的联姻。这家全球芯片巨头斥资15亿美元购入紫光20%的股权。这令紫光集团在芯片领域形成合纵连横之势。

今年5月份,该公司收购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 ,HPQ)旗下的中国网络设备子公司“新华三”的控股权。“新华三”将包括中国惠普企业集团旗下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技术服务业务。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杨光认为,随着与惠普的成功合作,紫光股份已经具备了芯片设计、服务器和存储、网络设备、技术服务、系统软件、云计算、信息安全、IT服务的端到端的全链配置,并正逐步从计算机硬件供应商向ICT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而这一次出手美光,很可能是出于移动市场的布局。移动领域是紫光的重要战略布局,根据规划到2020年,其产品布局一半要基于移动市场。而美光在DRAM之外,也生产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存储数据的NAND闪存。

契合国家战略 获资金支持

紫光的半导体巨头梦想,也契合中国的国家策略。

实际上这家国有企业,被认为是中国正在打造的半导体产业国家队的成员。这表现在 今年2月,作为首批获益者,清华紫光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100亿元人民币支持,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与其在金融产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资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国增强网络和计算领域实力的重要资金手段,该基金的一期规模就高达1200亿元人民币。去年国务院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指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

这无疑给紫光的大手笔收购,提供了政策和资金层面的支持。

除了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安全的建设需要也成为高层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因。美国中情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2013年披露,美国政府通过在部分美国科技产品中插入后门以获取情报,这在全球范围内促发了对外国供应商的担忧。

实际上,华为、中兴、联想和浪潮等本土公司相关产品销售的增长,也被认为是对这种担忧的反应。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