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啥信号?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新常态,央行货币政策也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主动适应这一转变,那么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释放了啥信号? …[详细]

12月一般贷款利率下行,体现降息效果

2014年12月,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为6.92%,较9月份回落了41BP,降息效果显现。

我们知道,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已经完全放开。这意味着,理论上,如果没有基础货币供应量上升的配合,基准利率的下降,无法驱动贷款利率的下行,其信号意义强于实质意义。

现实中,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引导意义。因此,即便没有量的配合,基准利率的下降,也能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信贷投放,从而驱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特别地,在央行930新政和11月下旬降息的驱动下,居民购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达到71BP至6.25%,接近2012年4季度房地产市场恢复前的水平。

数量宽松力度有限,银行间资金总体偏紧

但必须清楚的是,如果没有央行数量宽松的配合,降息在驱动银行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一定会带来银行间资金的相对紧张。

2014 年11 月下半月至年底,银行间短端资金利率趋势上行。这无疑有打新、季节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但从当时债券收益率的抬升来看,银行间长端资金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暗示,央行数量宽松力度有限,未能及时对冲外汇占款的下降、未能及时应对银行信贷投放的扩张,是银行间资金面偏紧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央行数量宽松力度有限,猜测也许来源于其对金融稳定的担忧。

银行间资金的偏紧,通过抬升债券发行利率和票据融资利率,直接影响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一定程度上收窄了前述一般贷款利率下行的贡献。例如,12 月票据融资加权利率5.67%,较9 月份上升了45BP;并使得12 月总体贷款加权利率(含一般贷款和票据融资)下行幅度(20BP)小于一般贷款利率(41BP)。

大幅放松不现实,但货币宽松方向较确定

过去一段时间央行数量宽松的配合明显偏慢暗示,指望央行大幅度放松是不现实的。

但从国务院对稳增长的强调来看,从经济动能的明显偏凉、CPI 处在非常低的位臵来看,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依然处在历史上非常高的水平来看,以及从降息降准这些信号意义极强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应该是比较确定的。

货币宽松进一步驱动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贬值。但考虑到中国经常账户维持盈余,贸易条件的改善还有利于盈余的进一步扩张,同时考虑到巨额外汇储备作为后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应该较小。

结语

总体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应该是比较确定的,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应该较小。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高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