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在华发力为时已晚

随着中国市场地位越来越高,奔驰也开始发力赶超竞争对手。但内忧外患之下,奔驰在中国的处境越发尴尬。 …[详细]

发力本土化抢夺中国市场

奔驰作为德系三强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始终落后于竞争对手奥迪和宝马,如今奔驰正加速本土化进程追赶竞争对手。

今年,最新的奔驰C系汽车开始在中德两地生产,奔驰在华合资公司也在为紧凑级SUV奔驰GLA建设新的生产线。为规避国内对于大排量汽车所征收的重税,奔驰还在研发一款排量不足4.0L的V8发动机专供出口到中国的车型。对此前迟迟不愿在华生产最新车型的奔驰来说,这些举措无疑是巨大的突破。

在华生产可省去25%的整车关税,以及10%的部分零部件关税,可以降低成本。投放最新技术将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这些都有助于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但在本土化方面,奥迪和宝马的步伐更快,奔驰与竞争对手仍有差距。今年一季度,奥迪在中国的销量达12.5万辆,宝马(含MINI)为10.8万辆,奔驰仅为6.7万辆,奔驰要实现赶超势必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

大众化营销遭遇定位尴尬

降价促销是提振销量最直接的手段。目前,奔驰汽车在中国基本可享受10%的优惠,而旗舰S级的优惠力度甚至达到了15%。降价促销导致厂商的单车利润下滑,经销商能拿到的返点已经从原来的5%-6%降至2%左右。

大幅降价虽然给竞争对手带来强大的压力,但难以持续。奔驰中国总裁Troska近期也表示对即将投放中国市场的新C级以及GLA等“恢复较高定位”。

扩大经销商网络也是提高销量的关键。奔驰去年新增的75个经销商中几乎一半远离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甚至在西藏拉萨开设授权经销商店。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与一线城市相比仍然较低,对提振销量贡献有限。

LMC Automotive数据显示,2013年,奔驰在中国豪车市场的占有率从2011年的20.3%降至15.5%,奥迪和宝马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提升。

今年奔驰预计新增100个经销商网点,也将向二三线城市倾斜。渠道下沉虽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但放低身段的营销方式与奔驰的豪车定位不符。在日前的北京车展上,消费者冲上展台维权一事也凸显出奔驰的形象危机。

中国扩张之路困难重重

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奥迪Q3和宝马X1车型都已经纷纷实现了国产,而奔驰GLA车型则迟迟未在中国上市,奔驰在本土化方面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奔驰在中国的劲敌,宝马正计划与中国企业合作建造50多个充电站,这是一个新能源车试点计划的一部分。新能源车正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此举也意味着宝马将获得更多政策红利。

丰田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则以拒绝国产与奔驰争夺对质量有更高要求的客户,因为部分消费者认为国产化会影响汽车质量。雷克萨斯与奔驰都以追求品质著称,在J.D. Power发布的2013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雷克萨斯与奔驰并列第一。

此外,由于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二线豪华品牌在华销量增长更加迅猛,凯迪拉克和英菲尼迪一季度在华销量分别增长105%和153%,远超奔驰47%的增速。这些品牌正成为奔驰新的威胁。

奔驰订下的目标是到2020年超越宝马和奥迪,重新夺回豪华车市场老大地位。但从中国市场来看,奔驰的扩张之路已困难重重。

结语

降价和渠道下沉虽然会帮助奔驰夺回部分市场份额,但与奔驰品牌定位的矛盾也越发突出。在本土化失去先机后,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