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车企加大在华扩张脚步
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交通压力并未阻止国外车企在华扩张的脚步。在刚刚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大众汽车表示将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大众是中国销量领先的外资品牌,其一季度汽车销量为240万辆,有超过三分之一是中国市场贡献的。
日产投资额高达50亿元的大连工厂也将于年内投产,加上其他工厂的增产量,日产在华产能将增加70%,达到200万辆。
美国通用汽车计划明年在中国新建五家工厂,以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与德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抗衡。
此前,中国多个城市实行了汽车限牌政策,野村证券预计,受此影响,今年中国汽车销量较2013年下降4个百分点。但国外车企似乎对此无动于衷。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消费地从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收入水平较低的内陆地区转移。这类二三线城市虽然消费能力有限,但市场潜力巨大,仍然是车企眼中的“金矿”。
将与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直接交锋
在中国扩大产能有助于国外车企节省成本,通过规模效益,进一步拉低价格,提高竞争力,实现逆势扩张。
进口车国产后可省去25%的整车关税,以及10%的部分零部件关税,提高零部件的本土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国外车企在华扩张产能,也有政策扶持的因素。去年6月实施的新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就规定,国外车企如果在22个中西部省市自治区建设总装厂,将可获得所得税减免和进口生产设备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也放任甚至鼓励国外车企投资建厂。例如2013年郑州就公布大力支持汽车工业发展计划,力争到2020年整车生产能力达26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4500亿元,形成一体化汽车产业链。国外车企资金实力雄厚,自然成为地方政府的首选。
一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凭借低廉的价格占据着低端汽车市场,中高端市场也基本能够满足国外车企的胃口。但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下沉,国外车企将与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直接交锋。
东风日产是日产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其在2012年推出的“启辰”最低价格不到7万元,通过不断缩减成本,新款车有望低于6万元。这个价位已经能够和低价销售的自主品牌车同台竞争。
在国外车企争夺二三线城市市场的过程中,类似情况将会更多,这将进一步侵蚀自主品牌份额,自主品牌面临生死大考。
国外车企在华扩张之路仍存变数
今年一季度,吉利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销量下滑约37%,比亚迪和奇瑞的销量也下滑近三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跌至23.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9.2%市场份额。受轿车销量大幅下跌拖累,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连续7个季度市场份额呈现下滑。
看起来,国外车企在中国的规模化扩张策略已初见成效,但是中国车市仍存在诸多变数。
今年1月,本田的全球王牌车型“雅阁”在中国遭到冷遇,销量出现同比下滑,而在反腐、限购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去年中国豪华乘用车业务仍实现20%的增长,超过汽车销量14%的平均增速。这从一定程度说明,国外车企在其他市场获得的成功经验并非完全适用于中国。
除了国外车企间的竞争,自主品牌也在积极备战。例如,比亚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注于SUV,而吉利和奇瑞正从多品牌回归到单一品牌。国外车企在华扩张之路并非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