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来了 物价为何还这么高

“为保证今年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风险,更多配套措施也需同步跟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都是努力方向,”多数所谓经济学家喊出这样的口号。但是更多的配套措施与财政政策具体是什么?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具体又是什么?

腾讯财经智库特约 栗施路 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成员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同比涨幅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诸多机构中的经济学家通过财经媒体预警通货紧缩为时尚早,同时网友也应该对通货紧缩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通货紧缩是什么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和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出反映金钱的真实价值上升,通俗来说就是人们手里的那些固定工资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了。手里的钱越来越值钱对于老百姓不是很好吗?总比通货膨胀的时候手里的钱变成废纸强吧?这么想是没错,但是支付工资的企业就亏了,根据劳动力供需关系,实际工资上涨会导致企业裁员,从而导致失业率攀升。

国家保持着低通胀率是经济健康的表现。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对于通货紧缩的解释,目前的CPI增速情况还只属于通胀放缓(disinflation)阶段。因为与各地平均工资状况相比,中国的物价的确有过高之嫌,在这个情况下通胀放缓对于短期民生消费的稳定有直接益处,不过长期对企业并不利好。

如何界定通缩

通常通货膨胀(inflation)与通货紧缩(deflation)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而如何界定一个国家是否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仍未有一个精准的方法,经济学家通常以CPI增长率为负并且持续一个季度作为通缩警报。但是,上述CPI数据同比、环比仍然处于上涨趋势,因此可以明确地判定中国至少在未来中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在更多的实际宏观分析当中,通货紧缩已不仅限于经济衰退中的货币表现,尤其是在现在各国金融体系逐渐发达,很难再用过去的经济学理论去界定,而通缩更多地被归为经济衰退的成因。

CPI增长放缓是事实,而民众反映我国的物价水平仍然过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被计入CPI的房价)也是事实,那么哪里出问题了?笔者认为用这种不切合民众体验的CPI来界定通缩一定是有问题的,因为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是与民众息息相关的。

为何警惕通缩

通货紧缩一般会导致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的结果一般是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是很要命的一件事,不过这一切的推论都还很遥远。另一方面,央行的近期放水大家有目共睹,降准、降息、MLF等增强流动性的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出台,例如前些日子在一周中间降准,就出乎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时点。

举个例子说明,如果大家都知道明天油价要涨50%,肯定今天很多人去加油甚至可能有人非法屯油,那么未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油价涨价是无法增加卖油方收入的,因为大家早已经作出了防范措施。所以说,出乎预期的政策才是有效的。现在的预期都指向央行会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加强流动性,那么之后降息的政策出台恐怕成效不会很大。

“为保证今年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风险,更多配套措施也需同步跟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都是努力方向,”多数所谓经济学家喊出这样的口号。但是更多的配套措施与财政政策具体是什么?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具体又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维持物价和保证就业率才是经济措施的当务之急,任何政策都应该在通胀放缓阶段服务于这两个关乎民生的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栗施路
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成员

专栏文章更多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每天收获财经新资讯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