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近日,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聚焦供给侧改革——来自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上,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亚太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星岳雄就中日三个方面做了比较。
在星岳雄看来,中日都是赶超型经济,都是通过依靠模仿以及从发达经济体引进新的技术,以及通过大量年轻的劳动力、高储蓄率来推动经济增长;汇率稳定且经常处于低估状态,实施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政府发挥的作用非常大,能够通过产业政策来主导经济发展。星岳雄认为,虽然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很容易地摆脱经济衰退,顺利进入新常态。
与日本相比,中国突然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原因包括:一、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非常高;二、中国积累起来的债务几乎全部是以本币计价的债务;三、银行负债几乎全部是粘性很大的存款;四、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五、金融机构拥有很高信誉等等。但星岳雄特别指出,储蓄率高是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值得高度警惕。
此外,此外星岳雄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僵尸企业不仅出现在日本、中国,已经蔓延到欧洲,而且占比还比较高。日本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僵尸企业问题,但迟迟没有采取措施处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全球金融危机报答之前僵尸企业就已经大量存在,这是令人担心的。但幸运的是,在国内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僵尸企业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但总体来说,中国僵尸企业的情况和处理是好是坏还很难讲,这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是紧密相连的。
以下为观点全文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下中国的未来。这个话题有点大,“中国的未来”这个话题,要想在30分钟讲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远远超越了我的能力,所以我今天仅仅是提起中国的经济问题给大家进行演讲。而且我对日本的经济是有心得的,希望能以日本的经济为鉴两者之间进行对照、对比,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日均为赶超性经济 谨防中国重蹈日本覆辙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跟过去日本所历经的路径相比较的话,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经历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而且赶上了欧美的这些发达国家。中国也是一样,从80年代到21世纪初估计平均增长率增长势头是超过当年的日本,GDP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把日本甩在了背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的高速增长时间当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在很多方面有共通之处或者相似之处。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它的基本面都是赶超型的,也就是从发达国家那儿来引进先进的技术,然后用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和很高的储蓄率,通过这种办法来获得发展。
另外资本的积累是非常快的,这是由于家庭的储蓄率比较高所得到的,这一点中国和日本也是相似的,还有一点是汇率,都是比较稳定,日本刚开始是固定汇率制,中国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怎么说,两个国家的外汇的汇率都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经常会处于低谷的状态,尽管如此,通过向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进行出口,来获得本国经济的发展,还有一点是相同的。对于今天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尤其以产业政策的方式,政府来进行主导,政府主导了经济发展,这带来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的经济成长,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但是日本经济,它是一种追赶型的经济,追赶任务完成之后,尤其到后期进入泡沫经济时期,八十年代后半期,日本进入了经济的泡沫,来到了所谓的失去的20年,也就是经济低迷停滞的阶段,完成了追赶的使命,然后进入成熟的经济体,也就是中国所说的新常态,日本在向新常态转型的时候没有做好,这是日本的特点。
中国经济从21世纪的后几年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也就是从2010年之后,跟日本当年所遇到的情况是相似的,中国把它称为“新常态”。即便如此,从经济的侧面来看,也有非常近似的,从日本的经验角度来看也没准中国有可能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我们有这方面的担心。中国和日本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能因为两者的不同就说中国能够非常顺利的摆脱经济的衰退,顺利的进入“新常态”。这一点是应该有所意识的。虽然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和日本也是存在着相近的地方。
没做好“新常态”转型的日本, 中国从中学到什么?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中国经济从日本过去的经验值中进行思考,分三个方面:
第一个来探讨中国经济下一步向何处去,首先经济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方面,今天的中国与八十年代的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不会出现像日本那样的情况,立刻出现经济长期低迷的状态。第二点是金融的热潮,现在的中国和八十年代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也许不会像日本、美国、拉丁美洲的国家,突然出现金融泡沫破灭,发生金融衰退,有很多人是这么看的,实际上这种讨论,在当年八十年代日本出现金融泡沫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说的,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相似之处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中国的经济像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那样,因为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出现问题还是令人担心的。
最后一点是僵尸企业的问题,在中国经济这方面而言,有关僵尸企业的经验和日本的僵尸企业的经验是不一样的,存在不同的,但是这种不同,因为中国经济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的僵尸企业和日本僵尸企业的不同,反而有可能给日本的经济带来问题。我想就这三点详细的给大家做一番说明。
一、中国不会轻易摆脱衰退 进入新常态
首先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趋同,我用了趋同这个词,这是从教科书上就可以能够预测到的,处于后发阶段的经济体,它因为资本的效率比较高,而且可以向发达国家进口技术,使自己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最终追赶上发达国家,也就是最终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能够走向一致。
具体的有一张图表,可能看起来不太清楚,我需要大家解释一下。在这儿有中国、日本、美国还有韩国,颜色都不一样,橙色是中国,红色是日本,蓝色是美国,淡蓝色是韩国,人均GDP,另外大家都知道趋势GDP,计算出来作为趋势的GDP,大家看一下纵轴是增长率,从七十年代一直到2015年进行了统计,没有具体的年份,其中人均GDP最低的是七十年代,从左一直往右,显示是七十年代到2015年的变化情况。我们看一下趋势GDP随着不断的提升,日本、美国、韩国都显示非常清楚,随着趋势GDP的提升,也就是不断的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我们的生产效率或者是增长率会下降,我们看中国的人均GDP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跟日本相比,大概相当于日本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比日本出现经济低迷的九十年代相比的话还更低一些,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经济今天,和进入低迷时期的日本经济的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说明中国的GDP人均的水平还很低,今后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国还可以继续走追赶型的道路,也就是追赶型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结束,虽然现在是新常态,增长率有所放低,但是仍然还会在比较快的速度区间内发展。
第二点中国经济是让人比较乐观的结论,我们从这个图表当中可以得出来,有关知识产权的进出口,具体包括技术的许可费的收入和支出,与GDP的对比,把中国和日本拿出来了,分别是蓝色和浅蓝色,这是日本的进出口的情况,然后红色和褐色的是中国的知识产权的出口和进口,在追赶阶段所有的技术都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这个阶段结束之后,进入到新常态的时期,自己要进行创新,所以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会减少,而向海外进行出口的技术会增加。从结果来看,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最终出口所得到的利润会超过进口所需要的支出,日本是2003年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这是技术。
这个是过去的一个情景,可以说它的指标是带有一定信号性的,日本2003年,第一次出口超过了进口,与之相比,还是依赖进口,从出口技术中获得收益的时期还没有到来,因此从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追赶型的经济增长还没有完全结束。我觉得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好事情,在中国经济进入低迷时期之前,还仍然能够维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是一个令人乐观的事,这是第一点关于经济增长阶段当中,中国还没有进入到日本的那个时期,也就是没有进入停滞的时期,还是有能力进入进一步增加的。
二、重视高储蓄率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接下来讲一下金融热,现在的中国,还有八十年代的日本,都是有很高的国内的储蓄支撑的,这种情况是彼此非常接近的,也可以说过剩储蓄,我放了一个这样的标题,与日本的经验来看,我重新详细跟大家回顾一下,这里是资金循环表当中,选取了经济四个部门,分别是家庭、民营企业、政府、国外的GDP占比,我们看到这张图,分别代表的是什么?绿色的是家庭,蓝色的是民营,紫色的是海外,红色的没有标出来的是政府,不同的部门的情况,如果储蓄大于投资,那就是正,相反的情况是负。从日本来说呢,也就是流出大于流入的情况,从1965年到2015年的数据,在1970年之前,可以说家庭部门的储蓄过剩是支撑了企业部门的投资的超出,这样的一个构造。企业的投资超标的状态在高速成长,结束之后就消除了,可以说日本经济此后的大的一个走势,实际上就是如何使用这些过剩储蓄的一个问题,我所知道的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一位教授也最终指出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政府的情况,刚开始通过政府举债的方式,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收支出现了盈余,更多的是把家庭的储蓄资金转移到了海外,但是这带来了跟美国的,非常严重的贸易摩擦,到八十年代后半期,在国内引发了金融的泡沫。
大家看一下蓝色这条线,就是企业金融的贷款反而进一步的增加,这是八十年代后半期出现的。九十年代初投资热潮结束,泡沫破灭,日本经济进入了低迷时期,当然在此之后还有一些变化,现在我们把八十年代后半期和九十年代前几年放在一起,这个图把局部放大了而已,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左边是股价和地价的变化,我想说的是八十年代过剩的储蓄,因为不能够转移到国外,必须减少日本的贸易赢余,最终催生了泡沫,反而引发了国内新失衡,最终引起了泡沫,并且泡沫破灭。
现在中国也面临着国际失衡,需要加以转变的问题,大家看一下紫色这个,中国有很多的国外过剩的储蓄,过去通过出口的方式转移到国外,现在海外金融危机,不能够这么做了,对外失衡得到了解决。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庞大的储蓄会怎么办?中国的现状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日本不是非常相近吗,右边大家看一下,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橙色的是地价,然后蓝色的这条线是上海的股价指数,看不太清楚,但是可以看到,房地产的价格是直线上升的,因此无疑出现了资产和金融的热潮,我的结论就是因为对外的失衡得到解除,反而引发了对内的失衡。
中国现在出现的金融热潮,很多人是比较担心的,就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多人的共识是不需要过于担心,中国已经经历了,对于经历多次金融危机的拉美或者是亚洲货币危机,以及2008年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欧美各国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国情不一样,因此突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这是一个共识。我举一个例子,是经济学家Nicholas Lardy提出来的,在北京发表了论文,也许有人参加了这个会议,中国的金融热潮可能不至于引发金融危机,提出了五个理由,首先第一点基本上所有的负债都在国内,另外信贷得到了存款的支持,另外中国没有对资产进行证券化,中国有非常高的存款率,很高的对外金融地位。这是三年前所提出的主张,其实去年Nicholas Lardy在英国《金融时报》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三年前没有变化的。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并不是批评他的见解,他是仅次于今天在座的Barry先生的经济学家,他所提出的内容也是很有说服力。
我还得指出,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危机,这种理由,跟八十年代日本不会出现问题的论点是一样的,而且在当时有很多的人说,日本是特殊的,日本的泡沫危机是不会爆发的,因为日本的负债基本上都是由国内存款所支撑的,而且信贷发展主要得到了存款的支持,其实储蓄率高是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即便如此,当时日本也出现了泡沫破坏。
大家都知道,突然一天就泡沫破灭了,日本经济遭受了重大的创伤,从这一点上来说,金融的状态和经济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不会出现危机,他的主要的观点和当时八十年代说日本不会出现危机的观点是一样的,对此我们应该表示充分的警惕。
三、未雨绸缪 将僵尸企业的“不好”变为“利好”
最后介绍一下僵尸企业的问题,现在中国提及的非常多,关于僵尸企业它的收益以及它的效率都比较低,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竞争的含量下,他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被淘汰出去的,但是它还有银行或者是政府的支援才得以苟延残喘的,它在各种方式上都阻碍着经济增长,其中一个是效率低的企业能苟延残喘,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因为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就是僵尸企业和健全的企业一起进行竞争,会妨碍那些效率高的企业的扩大,也妨碍那些新的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还有一些优秀的人才留在僵尸企业当中,另外由于支援僵尸企业导致资金也不能够流向健全的企业,存在这些问题。
可以说最初开始关注僵尸企业,实际上是在九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这张图是关于日本经济的,也就是我跟两位学者一起撰写的论文当中选取下来的,其中在保有资产当中,所占的僵尸企业的占比,可以说在泡沫经济破灭的九十年代初开始,日本的僵尸企业所占的比重一下子增长很快。最近关于僵尸企业的问题,其实蔓延到了,尤其金融危机之后,也蔓延到了欧洲,就是OECD的经济学家,关于OECD的八国所记录下来的僵尸企业所占的一个比重,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的图,提到了僵尸企业的占比,大家可以看到在世界金融危机以后,2009年以后,进入到2010年以后,它们的占比也是很高。
在这张图表当中,中国我也找到了一张表,大家知道中国僵尸企业的问题现在提的非常多,开始提及僵尸企业的问题,这里是数量,并不是资产的占比,因此它与日本和欧洲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然而可以说上世纪当中,实际有15%,具体来说应该是13%左右都是僵尸企业。在这里中国也有很多僵尸企业,需要关注的是一个时间问题,也就是在什么结点僵尸企业出现了,日本和欧洲是在金融危机、金融热过去之后出现的情况,再具体来说金融危机之后,原本应该破产的,而需要保护的这些企业,因为考虑到就业等等方面的原因,这才导致了僵尸企业的情况,有了日本和欧洲这样的情况,而中国的僵尸企业它其实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中国经济来说,或许这是值得忧虑的一种状况。今后如果真的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那么也需要保就业,也可能进一步推出政策来维持僵尸企业,那么情况就会更加严峻,而相反在危机之前,大家都意识到了僵尸企业的问题,或许也是一种幸运,在危机发生之前,尽量的能够让这些僵尸企业,能够以失业等等方式,这种成本在最小化的状态下,让他们破产,或者重建,如果能够做到的话,那这样或许当危机,即使发生的话,也能够使僵尸企业导致的问题,能够把它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之内,这可能是更大的一个幸运。
上面我以日本经济过去的一些经验教训为鉴,也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将来,讲了三个层面。我想做一下总结,我们看了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从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结束,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经济还是增长空间的,这是利好的,而金融热这个话题来看,为什么它不容易出现,连这样的理由,和当初日本的讨论都极其的相似,这一点是值得忧虑。最后是关于僵尸企业的问题,中国、日本经济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不同到底的是利好的消息,不是不好的消息,这个很难讲,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僵尸企业,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说或许是更大的不好的消息,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如果能够让他们破产,这个应该尽早做,将来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或许能够未雨绸缪。虽然我只讲了三个方面,但是对中国未来的展望也有所触及,谢谢大家。
独家声明:本文由腾讯财经“原子智库”独家编辑。欢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原子智库(ID:AtomThink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