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5期

八田达夫:日本产业政策的三个阶段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停滞的原因是不愿意再引入竞争政策

核心观点

近日,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聚焦供给侧改革——来自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上,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前日本经济学会会长、学术委员八田达夫就日本二战以后的经济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进行了比较,他认为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停滞的原因是不愿意再引入竞争政策。竞争政策是为了提升竞争能力的,提高效率的。竞争政策必须要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结合在一起。如果出现了一些垄断等等的行为的话,政府应该出面去干预。

八田达夫 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八田达夫 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

以下为观点全文:

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

中曾根康弘跟小泉、安倍,他们的政权究竟有怎样竞争政策的部分?去年把它省略过去了,今年想做一具体的展开。因为是去年的续集,因此我要略微回顾一下去年到底是讲的什么?然后在简单的回顾之后,再进入到今天要讲的正题的部分。

首先要介绍一下竞争政策为什么成为一个增长的政策?我去年也做了介绍,主要有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这样两个,产业政策它主要是政府选择的,对政府选择的产业或者是企业,给他们一些各种各样的举措。而竞争是通过一个竞争的手段,来通过市场,让市场来选择哪个产业或者哪个企业去增长的。生产率的提高,比如说有创新,也会有从第一生产力行业向高效率进行转移。

竞争政策可以说是同时能够促进创新和促进资源的转移,在竞争当中,资源的转移是一个基础,大家也都是非常清楚的。政府为什么还必须要参与呢?有一些衰退的产业、企业,自己已经不能自我保护,原本是要从低的效率地方到高效的地方转移的。因此它们要留存下来,也就是像僵尸这样的企业要留存下来,也就需要倚重政府,跨越种种障碍来保护自身的既得的利益,可以说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以日本的经验来说,有这样的例子,比如索尼等等知名企业,本田、松下等等都是没有靠任何政府的扶持而增长的。并不是政府扶持的就能够增长,有很多企业都是没有政府扶持实现的增长。有很多很多没有政府扶持却成功发展的产业,有很多是出口的强项。这些例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说明了竞争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而产业政策是政府来选择的,如果失败了呢,政府的决策人是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的,而竞争政策是不同的。政府只要创造一个可以竞争的环境就可以了,投资者是需要自己选择的,如果失败了就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因此要十分审慎地来选择投资方,可以说政策竞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以日本的例子来看,在明治时期以前,1859年,日本开放口岸的时候,日本人当时把它叫做不平等的条约,各国签了协议,不允许施加10%以上的关税。作为一个结果,美国和法国,他们的东西卖到日本,但实际上日本却取得了发展的动力。比如说1859年,日本完全放开了棉花市场,在此之前,棉花是自给自足的,在十年之内完全被进口产品所替代。生产棉花的棉农在这十年里头就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去种植其他的农产品,必须改变种植内容。

棉花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其实在所有的产业里头,日本都是被迫地实现了贸易自由化,而且不允许设置超过10%的关税,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了与当时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相适应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这是日本获得明治之后发展的动力所在。

之后是怎么样呢?日本所谓的财阀被解散了,这是由美国的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所强制实施的。还有建立了公平交易委员会,这也是在美国的推荐,或者是指令之下建立的。到六十年代的时候,当时我是上大学,美国给日本施加了非常大的压力,要求日本实现贸易自由化。跟中国不一样的,当时日本没有放开资本管制,但是从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要求推进贸易自由化。通过这种举措,产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农村的这些人会转移到大城市,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出现了人员大规模流动。

这里头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实际上作为战略政策的重要一环,是对收入进行了再次分配,尤其是采用了非常高的累进税制,以个人所得税为主。当然,美国现在仍然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的,它跟欧洲是不一样的。日本建立的累进制的个人所得税比美国还要多,因为美国当时推进新政嘛,三十年代的时候,是所谓的美国新政,在美国取得了成功。所以希望把它移植到日本来,要求日本也建立一个与美国相仿的高的累进个人所得税率。同时对于低收入人群给予保护,可以说在当时与竞争机制相同,建立了再分配的机制。

之前给大家看过这个图,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成果之一,是煤炭产业。原来刚开始的时候是自给自足的。但是随着中东的原油大量低价的进口,日本所培养的煤炭产业走向衰落。在六十年代之后,原油的进口大幅度增加。实际上没有原油的大量进口,日本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煤炭产业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日本政府当时做的是什么呢?他对于这些产煤区,是对失业的人员给予救助,还给他们建立了所需要的宿舍、住宅,帮助他们从煤炭产业转移到其他的产业之中。这一点大家应该牢记于心。

70年代日本经济高增长结束的原因

这里头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图表给大家看过很多次,到1973年之前是高速增长,但是1973年之后呢,增速放缓,到1992年,日本经济再次下了一个台阶。实际上日本是在1973年、1974年结束了经济高增长。

为什么呢?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在日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不愿意再引进新的竞争政策。比如说像明治时期的贸易自由化和二战之后的贸易自由化,解散财阀,以及六十年代的贸易自由化,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压力,自己是做不到的,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但是结果是好的,当然对方施加这种压力并不是为了日本好。世界银行总在日本给予监视的感觉一样,外部的压力反而促成了日本自身的改革。在再分配方面,真的能够认真地去做,是来自于国外的压力。

所以,战后日本是一种实验性的体制做了这些事情。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己需要自立了,应该自己出台新的竞争政策。他们所做的是什么呢?产业政策,比如说要求减少医生的数量,这样就能够使自己保持高收入。在此之后,日本就没有新的医学院。

另外,关于稻谷的生产,从七十年代的日本开始,减少稻米生产的面积,日本很多的稻农被迫去生产其他的农作物。还有,是所谓的大店法,大型零售店选址归置法,这是因为大店如果出现的话,会对原来的小店铺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不能够在城市中心建立大型的零售店,只能在郊区。通过这些做法来保护小企业和实际上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面临衰退的地方的商店。

下面大家看到了,像核电站,在七十年代之前开始建设,实际上所有的核电站都建在偏僻的农村,当地收入水平很低。通过这种做法来振兴当地的经济,这是核电站选址的出发点。实际上这方面是存在着巨大的浪费的,这张图上也提到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大家可以看到,在此之前更多的是集中到三大城市区,到1973年、1974年之后,就减少到了1/10的水平至少,我想中国现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是自然形成的呢?还是人工政策造成的呢?我觉得是人为造成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工厂,有一个相关的归置性的法律,要求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城市中心,或者是城市区域,不允许兴建工厂。或者是在有人居住的地方不允许建工厂、建学校。

同时,希望在各地建立迷你东京,有更多的工业型的城市。如果很多的办公室集中到东京的话,地方就没有活力了。因此出台了建筑面积容积率的相关法案,我们把它称为毛密度的法规。

稻米方面,一个是减少播种面积,另外给予很高的耕税的保护,同时给农民很多的补贴。通过这些做法来救助地处偏远地区的地方的处于衰退之中的产业,包括工业和农业。

另外是公共投资,到1973年之前,我们可以看一下,在日本的三大城市区,人均的公共投资是更多的,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东京、大阪、名古屋,它需要有公路,有港湾。但是1974年之后,地方的人均公共投资额增加了,为什么呢?是为了进行再分配。因为进行地方的投资的话,通过修公路,能够让农户得到更多工作机会,这像毒品一样,一吸就上了瘾。所以反而造成了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日本80年代以来的竞争政策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曾根康弘的上台,他说把钱都用到地方是存在问题的。同时还说需要竞争政策,这是必不可少的,这次有清醒的认识。大家都知道八十年代,正好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夫人的执政时期,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有一种推行竞争政策的意识,在欧美形成了一种风潮。在这种时候,中曾根康弘,他和里根关系非常好,自己也下决心要进行改革。

具体来说包括刚才这张幻灯片所显示的,最大的一件事情是日本国有铁路的民营化。为什么这件事情很重要呢?原来国铁全部是归国家的,预算只需要通过议会每年来审议通过的,地方的议员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建地方铁路。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的经济效益,但是国会这么说,他就必须去做。而在此过程之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亏损的线路,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实际上是针对地方的再分配,中曾根进行了改革,说我们不能够再持续下去了,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人反对,包括工会等等。有40万人原来在国有铁路工作,在此之后进行了拆分,民营化。现在日本的北海道和四国的铁路仍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其他的铁路公司目前都非常具有活力。

接下来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这原本是国营的,全国价格是均一的,无论是在怎样的乡村,也都可以得到跟东京、大阪等等一样的话费和服务。东京和大阪的设施很好,是可以价格便宜的,但是现在是全国统一定价的。后来也开始导入了竞争政策,除了NTT之外,也可以使用NTT的电线,引入了竞争机制,32万人的员工开始了民营化。

除了民营化,还有公共设施,由民间的企业开始运营的。另外,中曾根是八十年代的事情。后来出现了泡沫经济,经济也开始停滞。

在这个时候小泉开始执政,他认为其中有一点是需要重大改革的,也就是日本邮政公社,它也是接受储蓄最大的一个机构。另外还有保险,其中所聚集的一些储蓄,是把它们用于了公共事业投资,也就是更多的地方,而小泉想到了一点,这个如果通过民营化的话,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以前的完全用于低效的公共投资的情况出现。

另外还有与此相同的,是日本高速公路公司,它也是国营的,通过民营化解决相应的问题。

还有很大的一点,刚才介绍了,在大城市当中,不能有工厂,不能有学校、大学,有这样的法律在限制。而这样的限制在2002年废除了,也就是说在以东京为例,在市中心有很多很多的大学。

另外还有城市的重建,有很多人因为经济不好,先盖楼,这个不是由国家,而是由民间来做。而在2002年的时候,民间也可以做,比如说东京站附近有丸之内,非常大的一个商业设施,这都是在2002年之后在做的。

2005年,大幅修订了反垄断法,为什么说要修订呢?因为建设公司之间有很多暗箱操作投标的问题,有一些污点的人,如果自己参与了违反规则的投标,但是最初告发的话,会对他有所特赦。以这样一个透明化提高的方式,来减少违法投标的暗箱操作。而这种法律的大幅修订是在2005年。

2012年开始安倍政权,安倍从最初就一直在说要搞竞争政策,在达沃斯论坛的时候他也有改革的誓言。而他的政策首先是电力的自由化,法律也通过了,2020年将实施分类定价。从去年开始,家庭的电力也可以进行选择,以前的价格全部是受到总体管制的,所消费的成本要耗费很多。现在地方,比如说九州电力所管辖的范围之内,有钢铁、原油、电力,也有各种制造业。如果价格够高的话,远端都反应在电价上,所有的成本都会计入。所以即便不是电力公司,向电力公司提供产品的各种企业都能够从中受益。现在是通过竞争上网定价的方式,能够下调电价。实际上跟欧美相比,只有日本没有做到。

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电力公司失去了国民的信任,所以才能够有机会实施电力自由化。还有是TPP,因为特朗普上台之后宣布退出。但是特朗普下台之后没准还会参加进来。其实通过TPP,当时国内有很大的阻力,因为说会给日本的农业、农民带来非常大的牺牲。

通过特区推动改革

最后一点就是所谓的国家战略特区,以国家战略特区作为管制改革的工具,大家看一下,已经有这么多地方被指定为国家战略特区,红色的是第一批,蓝色的是第二批,绿色的是第三批。在这些特区里面最大的特点,就是现有的法律被冻结,比如说农田法的第几条在这儿是不适用的。特区可以自己选择适用的法律条文,每年都会对特区法进行修改,有很多的例外存在,我们把它称为菜单。

对于现有的法律,我们不直接进行修订,而是指定一些地区,可以不受这些法律条文的约束,这件事情也绝非易事。在日本有国家战略特区咨询会议,每个月都会开会,首相是会议的主席。另外还有财政大臣,内阁官房长官,经济财政担当大臣等等,还有一些民间的成员。

想举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给大家介绍一下,比如说有一个小的城市叫“养父市”,他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们给予了采纳。日本为了保护农民,不允许其他的主体到耕地来从事农业。如果要做的话,需要通过农业委员会的同意,而农业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当地的农民,所以基本上不会批准。但是在亚都这个地方,农业委员会所承担的工作转由当地的市政府来承担。这样的话,市政府他就没有主观性了,会更加客观地来判断,可以允许其他的企业进入到农业之中。

另外,日本过去对于农业是有限制的,不允许企业来从事农业,只能由个人来拥有土地。但是在亚都这个战略特区,是允许以股份公司的形式来经营农业,这样的话就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企业务农的现象。另外再看一下医疗,也是通过特区进行了很多的改革。 除此之外,还有大城市面临的急迫的问题是入园难,因为负责育婴,或者幼儿园工作的工会势力非常强大,他们不愿意增加幼儿教师的数量,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特区来加以解决。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通过这些举措能够重新焕发农业的活力,并且让大城市恢复应有的活力。这样的话,有利于企业在大城市和农村开展业务。

当然现在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说像沿岸的渔业不允许公司去经营。但不管怎么说吧,日本对于劳动方面的管制非常之严,比如说你雇佣之后,恨不得都要照顾他,一直到退休为止,终身雇佣。所以企业在雇佣员工方面是非常犹豫的,不敢大胆地予以采用。因为有可能自己看重了一个人才,可是自己的企业,员工是满员的,没法让别人清退,来请新的有用的人才,这些都是问题所在。这也是日本的一些创新企业很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也不单单是日本,我们想一想,特朗普,跟一些衰退的地区,也就是说要搞的正是产业政策。法国勒庞要保护法国的农业,为农业而战。另外伦敦,他想要留在欧盟,而英国其他地区,因为成为国际化的牺牲品,因此有所抵触。

竞争政策必须与重视收入再分配

我有一些话忘说了,津上先生给我指出来了,竞争政策必须要和收入再分配政策结合在一起。如果你无视收入再分配,让那些竞争之中失败的人得不到任何照顾的话,这是不可以的。经常发生的事情是,光关注竞争政策,而无视再分配的政策。战后的日本是比较幸运的,再分配的政策得到了实施,这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特朗普,他们上台都是与此有关的。

另外,德地先生您说到了,竞争政策是为了提升竞争能力的,提高效率的。如果出现了一些垄断等等的行为的话,政府应该出面去干预。

最后高先生您所说的,我谈的内容属于广义的竞争政策,我其实应该一开始讲的时候就提到这一点。另外,有一点比较难的地方,哪位先生说到了,要对一些幼稚的产业,或者是缺乏资源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进行干预。而高先生您提到了,对于海外的信息如果不太清楚的话,政府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这句话我们要怎么看?日本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您所说的这些情况都存在,有过这样的事例。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有很多的外国资金在中国投资,外国的资金如果它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的话,它自己去融资就好了嘛。

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家都能够得到信息。所以过去日本曾经行之有效的这种产业政策,我觉得在全球范围之内已经是不适用了,这是时代的变化。

还有,关于新能源的产业政策和创新的关系,其实在日本围绕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很多的企业都是通过游说的办法,希望得到更多政府的补贴。按理说呢,应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应该增收碳税,这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征收碳税就行了,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但是现在这个没做,反而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如果有相关的技术创新的话,政府给予支持,负责相应的资金。但如果这样的技术是共通的技术的话是可以的。

独家声明:本文由腾讯财经“原子智库”独家编辑。欢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原子智库(ID:AtomThinkTank)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票

确认投票
原子智库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