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覆灭记

日前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表示,“山西煤老板是历史现象,随着时代发展将淡出历史舞台。”上世纪80年代起,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山西煤炭领域,煤老板群体逐渐崛起。在山西以及全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大背景下,煤老板的告别来得有些迟。煤老板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游走在制度的边缘,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背景

始于2008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是山西转型的开始。经此一役,山西矿井数由2598座压减到1053座,办矿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

煤老板不注重煤矿的生产安全,导致矿难频频发生;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甚至做出买卖“死亡指标”、令人发指的黑煤窑童奴、奴役智障人士。

全国经济转型调结构 煤老板淡出历史舞台
2012-06-07 第 599期

煤老板的前世今生

运煤难 成为煤老板难以逾越的障碍

煤老板是一个时代产物。上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口号下,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山西煤炭领域。伴随煤炭市场繁荣,诞生一个特殊群体——煤老板。他们当中,有山西人,也有外省投资者,例如著名的温州投资客。煤老板的诞生与崛起,并未带来多少光荣与梦想,一如黑洞洞的矿井与其上空飘荡着的灰蒙蒙的愁云。

煤老板的三次春天:游走在政策的边缘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对山西煤炭能源发展的基本策略是 “有水快流”,鼓励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一起上。他们先是搞矿井开发建设,煤炭产量激增之后却遭遇火车运量瓶颈,在与国有煤矿争夺运能败北之后,煤老板们遇到了第一波压缩限产。

1993年煤炭价格开始放开,价格双轨制,计划外的煤炭市场初步形成,煤老板迎来又一春。但好景不长,1995年再次遭遇运力瓶颈,山西出台“以销以运定产”策略,多生产就要被罚款。不过这也困不住煤老板们,为了拿到运输指标,“跑车皮”营运而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不少山西煤老板真正的第一桶金反而不是来自开采领域,而是来自流通领域。

从2001年开始,随着煤炭价格由历史低谷逐渐走向复苏,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的民间资本市场逐渐活跃起来。大量民资涌入煤炭行业,煤老板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三春。

战战兢兢地成长 无度地挥霍

山西煤炭市场几经起伏,煤老板一路战战兢兢走来,始终游走在政策和体制的边缘,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升温,煤炭财富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伴随而生的是身价过亿的煤老板群体。后面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桥段了:炫富、私人大飞机、“成群”的悍马越野车、一掷千金地买房、包养……

“天灾人祸” 煤老板覆灭记

矿难为煤老板的退出添加了注脚

始于2008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是山西转型的开始。经此一役,山西矿井数由2598座压减到1053座,办矿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从这两组数据,你也不难想象有多少位煤老板黯然退出。

煤炭业重组揭开退出大幕

2008年全球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陷入萧条,煤炭需求陷入低谷;而当年不断被曝光的矿难黑幕也让缺乏管理手段的小煤窑置于舆论批评的风口浪尖,成为日后被整顿的重要理由之一。

2008年9月2日,山西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煤企整合被提上日程。按照山西省重组规划,重组完成后,山西省拥有企业主体的煤炭企业数量将从2200个,缩减成100个左右。对民营煤矿实行国有控股,将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达到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个年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煤老板的不甘

如此一来,大量中小煤矿被强行整合,2600多个煤企老板通过兼并重组,缩减至130个。可以说,从那时起,煤老板就已经开始走上末路。但让煤老板难以信服的,仍然是当初进入时的允诺。“最初投资煤炭行业,也是看准了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无偿开采的政策优势才去做的……”

煤老板兴衰双刃剑:无法可依

黑煤窑童工的悲惨遭遇

“煤老板”生来就是一个畸形的商业群体。在经济发展创造出强烈需求的社会环境下,而恰恰又没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和制约,令这个群体敢于铤而走险,置制度规范、生态保护和资源效率于不顾,疯狂套取短期利益。

短期化暴力经营溯源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产权的不固定导致行为的短期化,没有煤矿主为环境负责,为工人的生存条件负责,作为经济理性人,他们惟一考虑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赚取最多的利润,使投资回报最大化。这是制度摩擦成本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不过在钻法律空子的同时,煤老板也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绞架。虽然他们通过拉拢腐蚀官员获取非法开采国家矿产的资格,却也在产业重组的时候毫无抵抗之力地拱手送出自己的产业。甚至那些老老实实按地方政府要求从年产9万吨,改造到年产15万吨、30万吨、乃至60万吨的煤矿,最后也难逃2008年后被低价重组的结局。

多余的担心:谁来保证私有产权?

而在经历了2008年到现在的煤炭资源整合之后,不仅山西,其他各产煤大省的“煤老板”也将“淡出历史舞台”。但如果私有产权保护制度没有根本的改变,试水其他垄断行业的民营资本恐怕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责令“淡出历史舞台”,而这正是民营企业家们对最近国务院正督促各部门制定“新36条”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的担心所在。

煤老板“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煤老板嫁女余波未了 又组团买飞机

比起在炫富方面的高调,所谓“企业家精神”方面,煤老板们普遍低调的很。叶檀曾这样评价——“他们不是企业家,是三无产品,是暴发户与血汗工厂的代名词。”而财经作家吴晓波则认为,煤老板的退出,是一场“因果报应”。

退出,无人惋惜

虽然煤老板的财富受到了公然的剥夺,但却极少有人为之辩护或支持,甚至没有人提及煤老板对山西煤炭行业的贡献。原因何在?无视商业伦理、缺乏企业家精神,让煤老板连最起码的尊重都难以获得。

煤老板不注重煤矿的生产安全,导致矿难频频发生;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甚至,买卖“死亡指标”、令人发指的黑煤窑童奴、奴役智障人士等现象。与之对应的是,他们只是用简陋的方法挖掘,通过煤炭的稀缺性换取大把现金,我们没有看到小煤矿出现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的创新,更没有看到技术的创新。

客观诱因与主观缺陷

诚然,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是其暴力经营的客观诱因,但煤老板没有商业文化内涵,也没有创新精神,再加上天生就缺乏的法律监管,令其法制意识淡薄,因此山西盛产煤老板,却鲜见企业家。

结语

单一层面的道德谴责并不能解析煤老板企业家精神缺失之源,需要进一步对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同时,我们还要对目前以驱逐煤老板的方式培养新产业保持冷静而客观的态度。

关键字解释

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是指财产权利完全界定给个人行使,即个人完全拥有对经济物品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排他性权利,即完全受个人意志的支配。但是,私有产权并非是指各种权利永远不可分地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也就是说,私有产权具有可分割性、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私有产权制度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纯粹的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有产权不具有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为使用公有的财产而没有障碍地进行竞争。因此,公有产权不具有可分割性、可分离性和可让渡性。换句话说,一旦财产可分割、可分离和可让渡,它就不再是公有产权了。正由于公有产权具有这一性质,因此,公有产权的必然趋势是,外部性问题的无限扩大,即资源的无限耗尽。来源:互动百科。

相关专题

煤老板炫富招惹了谁

作为父亲,想让女儿结婚的时候风光点儿,可以理解。但没迎来多少祝福,倒是引来无数质疑…[详细]

煤荒电荒卷土重来

当前中国火电发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80%左右,火电需要用煤,当电煤库存不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详细]

热点调查

你怎么看煤老板退出历史舞台? (必选)
煤老板应不应该炫富? (必选)

微博观点

张先华_执着淡定:资源乱采滥挖的时代造就山西煤经济、煤老板,也一度在霉官场中徘回,也许一切早该结束。

僧格林沁:驱逐了煤老板,山西就能迎来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恐怕言时过早,毕竟煤老板抹下的污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擦拭。

王新剑:煤老板怎不自问:谁让你们那么不争气?搞好安全,善待工人,挣一个亿不好吗?非要把工人当牛马挣十个亿?

策划团队

联系我们

作者:毛木子
邮箱:neomao@tencent.com
策划:王梁、郭峰、毛木子
官博:t.qq.com/qqcjgc
个人:t.qq.com/neomaomuzi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腾讯网财经频道

分享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往期回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