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轿车往昔荣光:计划经济催生“国车”
红旗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中国轿车工业的开端,更饱含着民族情感,是中国自主、自强民族精神的体现。
领导一句话便破土动工
红旗轿车是“第一汽车制造厂”设计制造的,1956年也就是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诞生的时候,因为当领导人一句“哪一天开会的时候,能坐上自己生产的轿车就好了!”,一汽承接了研发、生产的任务。
从1958年7月1日高级轿车项目上马,到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诞生,只用了33天。当年8月,为了在建国十周年庆典上用上国产高级轿车,中央又向一汽下达了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一汽的工人们以一辆1955型的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改进后以手工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这辆轿车正式命名为“红旗”并采用了毛泽东手书的“红旗”标志。
从1959年第一代红旗车参加国庆阅兵,到建国60周年新红旗检阅车亮相,先后有四代红旗轿车作为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式。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红旗车被规定为部长以上首长专车和外事礼宾车。
红旗精神
虽然当时的红旗轿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发动机,都是参照国外品牌进行设计生产的,也存在一些不足,但还是以自行设计为主,包含很多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工艺落后的情况下靠的是自己的双手、智慧,根本谈不上经济刺激,全靠的是一种精神。
有了这种开拓和钻研的精神,改革开放原本应该是红旗轿车得以发展的最佳时期,可是红旗却并没有走向盛世。
在市场经济中堕落 不能归咎于低端路线
改革开放以后,一汽规划了以先引进车型、再国产化、最后自主开发三步走的战略。这个规划很好,合资就是为了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但其屡屡在日系、德系和美系车之间摇摆,导致其国产化和自主研发一直没有达成,此时市场已经没有红旗的生存空间了。
市场淘汰红旗 东拼西凑没前途
1981年,因为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中央一纸批文,生产了23年的“国车”停产。红旗轿车的退出却是其他品牌特别是国外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占领了原本属于红旗的高端车领地。
上世纪90年代后,一汽一直试图重新振兴红旗品牌,于1996年正式复产红旗轿车,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逐步开发了“小红旗”“大红旗”等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
从2004年开始,红旗轿车的销量就开始一落千丈,2004年红旗全系车型的销量为14525辆,而到了2008年的时候全系销量已经不足500台。而就在这几年中,红旗世纪星和红旗新明仕也都陆续停产,只有部分供应政府机关的车型。到了2008年,红旗品牌基本已经被市场淘汰。
习惯了依赖政府扶植,红旗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红旗轿车再没有了自主研发的故事,也没有全新红旗诞生后的喜悦,而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换标销售,和一次又一次的东拼西凑。未得到市场认可,最终折戟市场。
低端路线没错 “亲民”措施没到位
有观点认为,把红旗品牌用在价值低至十几万元的低端轿车上,是对红旗品牌的一种糟蹋;让红旗进入出租车行业,则对其品牌形象是一种巨大损害。
作为一个民族汽车工业和时代精神的骄傲,红旗的品牌价值不仅仅在于高端,而是国人对其工艺、品质的认同。既然吉利、奇瑞可以在没有技术、经验、甚至没有品牌的情况下,靠着自主创新能够把低端车做好做大,红旗为什么不可以?
民族品牌做得亲民化也不失为一个策略。况且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中低端的市场前景非常值得看好,红旗选择低端市场也是顺应市场的变化,这一点没有问题。直到今天,偏低端的中国民用汽车市场仍然充满潜力。借着民族情绪的爆发,日系车日渐式微,红旗等品牌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产品牌仅占国内市场的30%左右。
但对于低端市场,红旗无论是价格、品质还是服务都没能做到“亲民”,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估计不足,最终导致两个市场都不讨好。况且对比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红旗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仍然乏善可陈,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但显然不能将其全线溃败归咎于低端路线。
红旗的出局也恰恰是市场的进步,一方面替红旗这样一个民族品牌的落寞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要替市场感到欣喜。
国产车出路:别光指望政策 敢于直面竞争
从2010年底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导致自主品牌在纯进口、合资以及合资自主车型的围剿下举步维艰,面临生存危机。到了2012年,情况更加严峻。
苦盼利好政策 蛋糕还是毒药?
同时,自主品牌盼望的汽车下乡政策也越来越渺茫,而且由于政策的递减效应,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推动2009年微型车市场销售增长了100万辆,2010年则只增长了50万辆,2012年即使再启动汽车下乡政策,增量可能仅有25万辆左右。
此时,公务车市场目前成了自主品牌再度翻身的最大希望,为此2012年10月22日,专门面向国内政务市场的红旗H7公务版汽车上市。
对车企来说,能否在公务车市场称雄,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产品和服务能否适合市场。就像之前的奥迪,之所以能够长期雄霸中国公务车市场,关键是产品和服务达到了很好的水平。如今红旗等国产品牌,虽然在技术上号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技术,但还有待市场的检验。红旗第一次停产,就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遭到领导的极大不满而导致的,公务车市场是块大蛋糕,同时做不好也可能是剂毒药。
扔掉政府扶植的拐杖
红旗轿车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却不能扩大市场销售?根本原因就在于红旗习惯于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式经营,而鲜有市场竞争意识。行政干预过多,让红旗本身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动力,因为对于红旗来说,不管产品品质如何,反正都是领导干部用车。
随着公务车在中国整个豪车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是否成为领导座驾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小。红旗曾两次被市场淘汰,一次是被中央领导喊停,一次是被市场主动淘汰,两次都没能吸取经验教训,始终做着“国车”美梦不能醒来。丧失创新的精神,品质难有飞跃,如果现在还不能放下身段、正视市场的竞争,前景依然不妙。
而要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摆脱依赖政府行政支持的惰性。仅仅依赖“传统、记忆”来赢得市场并不够。如何做好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工艺和品质、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完善贴心的售后服务等工作,都将是红旗等民族品牌面临的问题。
结语
红旗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它曾站在行业的巅峰,也曾被市场完全击垮。红旗最大的感受恐怕在于即使有行政的扶植,企业也要敬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