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权力资本膜拜 扭曲市场经济
日前,新华社报道北大开设有66.8万元的天价后EMBA培训班,其中党政领导干部行政级别须正处级以上,且目前已经招满了4个班,每班40人,有一半都是政界人士。
政、商人士五五对半开,堪称完美比例,彰显公平对等。但不对等的是天价学费,政界人士凭借权力身份几乎享受0学费待遇,而商业人士只能支付高额的货币资金拿到培训证。这种不对等的悬殊差距,归根结底,反应了权力仍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充当无法度量的作用。
由于商人作出决策的逻辑在于投入和产出比。而各式花样翻新的培训,从内容上早已失去产出的价值。正是大量权力外衣存在,才弥补内容价值产出的不足。手握权利审批与监管的政界人士,动辄一张批文,比如,项目的审批、土地的使用、资金的投向都可以让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同样道理,一纸封杀令,也可让辉煌的企业马上走向衰落。
如果敢于跟政界人士叫板的商人,最终的结果是自找苦吃。一个典型的案例,前不久,被逼急的正德人寿反咬监管层。尽管看似疯狂,但最终还是被屈服。拉拢权力、寻求权力庇护、乃至不与权力冲突,这几乎是从商绕不开的话题。
其实,正处级也好、司局级干部也罢,领导干部只是权力的受托者或者委托者。但权力资本并非像普通资本追求投入和产出比,权力的大小和攫取财富的多寡成正比。权力越大,影响商业行为的价值越高。一旦权力介入,市场化商品竞争将变得毫无公平可言,发令枪还没响,获得权力影响的商人早已跑至终点。由此对商人权力资本的膜拜,只能严重扭曲市场经济。而不对等的天价学费无疑是滋养官商结合的温床。
对资源整合青睐 加剧财富集中度
如果说天价培训班打造了中国特有的“政商混合生态圈”,那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加剧社会财富集中度。有人说,当今的商业生态环境就是得资源者,得天下。实现资源整合,是实现财富增值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毫无疑问,必不可少的政府资源只是一个条件,弥补内容价值产出的不足还有行业跨界资源,区域性资源、金融资源等。而这些资源也较容易通过同商同学之间实现。这种“生态圈”删选条件越高,集聚的精英数量越多,越容易构建新的财富增值格局。
自政策鼓励先由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带动社会共同富裕以来,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富裕人手中。富裕的人不仅能享受远比不富有的人借钱利息率;在通货膨胀时代,多持有资产的人容易受到资产升价的保护,而且充足的货币资金优势能实现不富裕的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简单的例子,即便受贿也是需要金钱的;没有钱何谈上什么培训名校?
尽管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但今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上榜者财富总值再创新高。今年上榜企业家的财富总额达到44986.9亿元,平均财富约90亿元,较2013年增长25.7%。从财富量级看,中国超级巨富的人数今年也明显增加。其中,身家500亿元以上的富人是去年的2.5倍。百亿级富豪数达到120位,远超去年的87位,是2005年的39倍,而十年前的富人榜上还没有一位百亿富豪。社会财富集中度仍在不断提升。
可见,天价培训班是对教育公平践踏,其得天独厚的资本优势为其获取人脉资源及社会资源整合打开便利条件,将加剧社会财富集中度。
对高额货币不吝啬 凸显投资困境
其实,商人支付给天价培训高额货币的不吝啬,壮大“人脉圈”,从本质而言,则是目前投资环境大不如以前真实写照。也是资金过剩与社会整体投资收益下滑的矛盾冲突。
据福布斯发布的《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2013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约94.1万亿元,年增长13.3%,这相当于去年GDP总量的1.65倍。也就说私人投资依然维持强势增长。从投资类型来看,主要由存款及现金的增长、投资性房地产总值增长所带动。
换句话而言,大众富裕阶层大部分钱是向银行存款和买房。当产业过剩的时候,银行再投入过剩的行业等同于加剧行业过剩,导致投资收益下滑,但政府却不断地制造货币,M2却在不断地增加,如此一来造成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过剩,银行存贷款形成倒差。这意味着压缩银行利润。
至于房地产今年以来,面临供需失衡,不再是时代稀缺性产物,投资价值势必将降低。而其它投资渠道,白皮书指出,受制于低迷的二级市场表现以及中国整体金融体系尚不成熟,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为主的非存款类金融资产表现都不甚理想,增长率低于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的增长率。这种情况在今年并未出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