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预付款加重新股病态

“割肉”卖股、抛售债券、费劲心血筹集资金用来打新,但却面临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短期大量筹集的资金引发了金融市场震荡,而取消预付款就是应对的好办法吗? …[详细]

“割肉”式卖股触发金融市场震荡

申购新上市的股票,俗称“打新股”。上周证监会祭出4只新股,便遭遇打新军团们不计割肉式的卖股、抛售债券,或以债券、可转债等作为抵押,向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借钱。

由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除了少数新股上市当日破发外,绝数打新等同于捡钱。当日爆炒至100%的新股遍地皆是。因为牛市时新股平开高走,熊市热点匮乏时新股成了热点。这也不难解释打新军团们系列费劲心血筹集资金行为。今年年初,推出的三只新股亦验证这一逻辑。

然而,与世界杯连曝大冷门异曲同工的是,打新军团们不遗余力的凑资,换来的却是极低的中签率。根据此前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和联明股份4只新股的公告,网上中签率分别为0.437%、0.458%、0.833%、0.544%。而网下联明机械的中签率甚至只有0.08%。

与超低的中签率对应的是,4只新股加上发行费用合计不足17亿元。但参与申购4只新股网上、网下被冻结资金则超过3800亿元。换句话而言,打新军团筹资至少超过3800亿元。按照3800亿元计算,这意味着市场资金和企业募集资金的比例达到了210∶1,也就是说,企业只希望融资1元,市场拿出来的资金却高达210元。

一边是市场资金和企业募集资金严重失调,一边是巨额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左手倒右手的存量资金。结果导致交易所回购利率飙升至30%,银行间同业拆借市14天期限Shibor涨幅近百点,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55%、3.18%。

资金大“迁徙”所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业内将矛头锁向预付款申购上。因为大量资金被冻结而成无效资金,这是罪魁祸首。

取消预付款能稳定金融市场吗?

资料来源: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进献良策,呼吁监管层研究取消网上新股发行预交款问题。对于认购者不交足资金将导致发行失败的后顾之忧,这些人认为,新股发行量对几千万投资者和几千亿资金面来说非常稀有,不存在摇号中签后不愿付钱的事。还有一些人士建议,采用分批付款,即提前支付预付款的10%即可申购。

不可否认,在存量资金上,新股对二级市场形成挤出效应,也即是资金一分为二,一部分从二级市场股市流入到新股申购中,拖累股指下跌。取消预付款虽能避免投资者盲目的、非理性的“割肉”式抛售股票、债券等,从而降低打新者的成本,也能够减少资金“迁徙”而对流动性的造成干扰。

但打新股的实质并非投资驱动,而是赤裸裸的充斥着投机属性。一旦投机无须成本或者成本较为低下,自然诱发逢新必炒非理性行为,也将助推新股越炒越高。

可以说,预付款从某种意义上牵制了市场炒新非理性行为。得不偿失将令投资者重新审视参与的必要性。只有理性的参与,这才是金融市场稳定器,也是市场化的应有之义。其实,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也未取消预付款。

动辄不切实际的修改新股制度,还不如放开市场供给,让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引导功能真正充分发挥作用。有分析指出,市场流动性的来源是由于市场参与者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同,差异越大,流动性越好。

病态新股根植于制度

未来新股申购规模未来新股申购规模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新股上市当日破发早就屡见不鲜,但A股市场打新屡试屡爽,这背后是上市首日的特殊制度,即在推行T+1与涨跌10%的限制后,新股上市首日分别出现了无涨跌停、144%临停等政策。这种设计恰好给相市场提供了炒作机会与路径。这背后的驱动力则是新股首日获益极可能超越投资一年、或者数年以上其它股票。

此外,获益的前提是风险认知程度,退市制度不健全则成了吸收风险的容器。事实上,之所以本轮打新大军完曝中签率,一个绕不开的原因就是对风险认知不足。从目前申购的新股,在行业对比与竞争力上,并无什么特别的优势,估值体系也非安全,上市炒作的泡沫随时可能带来风险。以龙大肉食为例子,龙大肉食还未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变脸”。尽管公司一季度7.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近两成,但同期3926.22万元的净利润,却比去年同期的4801.90万元大幅下滑18.24%。假如投资者误中地雷,一旦业绩变脸或者市场投资回报较差,则股价很可能跌得面目全非。也或者退市制度建立,吸收风险的容器解除,新股病态将暴露无疑。

新股不破,畅饮这杯泡沫的投资者就越发认为打新如同捡钱,没有风险。这和中国债券如出一辙,无风险,高收益。但与债券所不同的是,债券尚有政府背后信用背书,而仅凭一个延续的神话,显然难以持续!

结语

与其取消预付支付款,还不如取消首日涨幅特殊制度。这将大大降低投资者获利空间,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