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能向海尔“裁员”学什么

混合所有制倾向于吸收资本而非退出,所以国企将越变越大。海尔自我“裁员”则是想变得更小,鼓励小微企业和员工创新。国企要提高效率,可以向市场化企业学到些什么? …[详细]

混合所有制让国企变得更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决定,定下了国企深化改革的基调。为什么要改革国企?因为在国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公司治理不规范,资源配置效率低,强化经济周期波动,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同时也对民企产生了挤出效应,民企生存空间被挤压。

从去年底开始,上海、四川、广东等都相继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出台了具体方案。从上述地区的方案来看,引资、重组、上市的提法较多,实际上将使国企进一步做大。

比如上海提出要实现国企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湖南提出要增资扩股、资产重组、规范上市;天津指出国有企业应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四川鼓励国有企业挂牌上市、已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整体上市;重庆力争使适宜上市的企业和资产全部上市;湖北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最近,江西和武汉最新的国资改革方案也出台。江西提出5年时间将70%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的计划,规模要超万亿;湖北将侧重全面资源整合,成立一批集团企业。

可见,各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引入民资、增资扩股等方式做大国有企业。这并不利于降低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也不能给民企释放生存空间。

国资管理者难放控股权

和国企改革不同,海尔近期的“裁员”意在将把大公司变小。通过几千个小微企业和自主经营体的组合,加大企业内部竞争,激活企业家精神,寻找适应市场的新应用新产品,从而分散决策,减小作为一个大型公司的风险。

按照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混合所有制将进行分类改革。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如国防军工,采取独资;对于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国企,采用绝对控股;装备制造等重要国企,可以采用相对控股;其他行业如医药房地产等可不控股。

就垄断领域而言,国资企业没有动力引入民资;就其他领域而言,国有企业一旦失去控股权,则会直接削弱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进而减弱国资监管机构地位。可见,国企基本不会退出非竞争性垄断领域,也并未承诺退出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仍将控制大部分重要行业。

对民企而言,若国有资产转让涉及到自身产业链的,会比较感兴趣,但是民资更希望完全资产转让而不是参股。相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出于扩大自身权力的动机,倾向于民资参股做大资本,而非完全资产转让。

而各地版本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变成了国资监管机构的扩张计划。

放弃管理权让国企“变小”

从推进混合所有制的角度出发,国企改革会遇到许多问题。由于国有资本话语权过大,股东地位不对等,产权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门道德风险等问题,民资在对待参股上态度谨慎。

如前分析,国资委很难完全转让资产,也不愿放弃控股权。但是,不放弃控股权并不意味不可以放弃经营权。

此次国企改革强调从“管经营”、“管资产”到“管资本”,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把应该由企业管理的工作事项全部交给企业,彻底解决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这和海尔集团的对自己小微企业的管理策略类似。

就单个国资企业而言,由于企业更接近市场,获得信息更多,能够真正摸到所在经济领域的脉搏,因此应自主决定是否引入民资,以何种价格、何种交易结构引入民资,以及引入民资后如何发展。其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也可搭建混合所有制的交易平台,先进行内部整合,完善产权结构,提高国企企业竞争力,再“开门迎客”。

国资委可根据旗下国资企业上报的方案,经过筛选后通过“选秀”增加对民资的信息对称度,选优汰劣。在这个过程中,将国资企业“投放市场”,国资委、国企、民企三方达成的具体交易方案。

不过,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资运营平台受到多方利益主体牵制,要做到如淡马锡等将监管人和出资人职能完全分离还很难。给予国资企业更多的自主经营权,还有很多路要走。

结语

国有企业如何变得更小是个难题,但在引入民资过程中,却可借鉴一些市场化思路。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