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松绑吹响涨价号角

工信部与发改委日前联合发文,对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放开限价后电信资费将如何变化?市场化定价是否会引发运营商涨价? …[详细]

电信资费“限价”形同虚设

工信部与发改委日前联合发文,对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同时废止了涉及电信资费审批的相关文件。一般来说,鼓励市场竞争有助于降低资费水平,但在电信行业,此次全面放开对资费下降影响有限。

以往工信部对电信业务资费是“只管上限”,而各电信运营商在同质化竞争下也不敢漫天要价,再通过行政手段来下调电信行业资费已无实际意义。

1994年以前,中国电信业是政企合一、绝对垄断的市场,此后,电信行业逐渐实现了政企分离。2005年,工信部对固定电话本地通话费、移动电话漫游通话费等实行了价格“上限管理”,即规定了资费不能超过设定的上限。

目前,中国电信业处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国有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状态。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方式是降价而非涨价,放开资费定价不仅未触及运营商利益;而且还简化了审批流程,因此,并未引发三大运营商的强烈反弹。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运营商的降价举动更加在意。2012年3月,浙江联通曾推出“随意打”套餐。部分用户只要每月花上3元就能免费打电话。随后,广西、湖南、湖北、兰州、太原等省市的联通公司相继推出了类似业务。但浙江联通“随意打”业务在推出当月就被省通信管理局“叫停”,工信部也要求中国联通停止发展类似业务。

取消“限价”吹响涨价号角

与降价相比,电信资费市场化导致涨价的可能性更大。

自6月1日起,电信业将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根据规定,基础电信服务适用11%的税率,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税率。与三大运营商之前3%的税率相比,调整后税率增加数倍,或将对运营商利润造成巨大压力。

海通证券研报称,假定三大运营商的收入结构和收入金额数年内不发生本质改变,那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直接税负增加6.25%、5.59%、5.91%,净利润下滑12.45%、27.56%、40.39%,损失相当之大。不仅仅影响收益,还影响考核。

另外,中国移动的财报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4%,为14年来首次利润下降。中国移动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利润下降或许意味着在政府打击垄断以及行业竞争下,大型运营商们将面临更多挑战。

目前,电信资费定价权仍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上,此次电信资费上限放开为运营商涨价提供了条件,在业绩压力下,运营商很有可能选择涨价。

市场调节应允许消费者用脚投票

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处于三大运营商寡头垄断的局面,竞争并不充分,电信资费虽有所下调但空间有限。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10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平均降幅达9%,但2011年,降幅只有4%,而2012年则降至2%。

竞争不充分的另一个体现是,电信资费与充分竞争下的“市场价”想去甚远。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上网费等电信资费仍然偏高,与电信基础设施不如中国的印度相比也较为昂贵。

印度目前手机的基本套餐价格约合人民币13元,包含语音和短信计划,平均每分钟的通话费约合人民币仅0.025元,十分低廉。

如果要真正实现电信资费市场化,就要引入竞争。但根据现行规定,民资无法进入最核心的自建网络领域,去年年底获批的虚拟运营商只能从现有运营商那里租借设备,无法形成实质竞争。

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携号转网,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如今全球已经有近70个国家推行了携号转网政策。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也可以换运营商不换号,印度等新兴国家,也成功推进了这一政策。携号转网成为较为现实的选择。

结语

中国电信业竞争不充分,放开限价无法得到真正的“市场价”,推广携号转网有助改善这一状况,但最终解决还要靠引入竞争,打破寡头垄断的格局。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