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 部分银行跌至个位数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全部发布。据统计,五大行在今年一季度净利润2565.65亿元。
在五大行中,净利润增速呈现分化,中行、建行利润增速超市场预期,农中建三家银行的利润增幅均达到两位数。而工行和交行则下降至个位数。光大银行2.55%的净利润增速是上市银行中增长最慢的。
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银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出现明显放缓。但银行业仍是中国经济中表现最好的领域之一。
银行是明显的周期性行业,一旦遭遇经济衰退或较大波动,银行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不良贷款增多和资产贬值,进而陷入危机。
目前,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3%下滑至2014年一季度的7.4%,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放缓,实体经济经历的增速放缓和结构转型阵痛,也影响着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多家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这会对银行客户未来的还贷能力构成威胁。
现在银行的净利润已经不复当年30%的增速,一方面盈利增速下降,另一方面不良贷款上升,五大行正面临着前后夹击的窘境。
经济增速放缓 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256亿
今年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多数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双升。
在经济放缓的时代,银行的头号敌人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风险控制越来越成为未来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256.48亿元,而去年全年五大行不良贷款才新增468.31亿元,一季度不良贷款新增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一半。不少投资者认为,由于国企管理的不透明,五大行的不良贷款或许要比官方数据高出许多。
五大行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仅农行不良率与2013年持平,为1.22%。一季度末,中行不良率为0.98%,上升0.02个百分点;建行为1.02%,上升0.03个百分点;工行上升0.03个百分点至0.97%,交行上升0.04百分点至1.09%。
一季报显示,银行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业,从区域上看仍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
数据显示,钢铁大省河北一季度GDP从上个季度的8.2%骤降至4.2%。煤炭供应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内蒙古一季度GDP从上年同期的9.9%降至7.3%。煤价大跌导致煤炭大省山西GDP增长仅为5.5%。黑龙江一季度GDP为4.1%,在公布数据的30个省市区中排名垫底。
今后,随着政府大力推进化解产能过剩,治理污染提高环保标准,一些过剩行业诸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不良贷款也会继续增加。
信托兑付高峰来临 金融系统面临大考
由于金融系统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受到密切关注,以防银行系统的问题扩散至整个经济系统。目前,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还在上升,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近年来,在银根紧缩、各行业融资需求强烈的情况下,信托成为资本市场的“高富帅”,规模急剧扩张,收入奇高。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宏观环境下,信托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产品收益明显高于同业却从未发生风险事件,投资者普遍形成了“信托零风险”的惯性思维。
所谓刚性兑付原则就是信托产品到期,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和固定收益,假如投资出现损失,信托公司要么找资金接手,要么自掏腰包补窟窿。
截至3月底,信托资产余额约为人民币11.7万亿元。央行29日称,应该允许某些高风险金融产品出现违约。
今年5月开始将迎来信托产品的到期高峰。据野村公司估计,到期高峰将出现在第三季度,届时将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信托产品到期,高于第一季度的6940亿元。
信托产品的兑付风险程度主要看房价的走势。一旦房地产市场持续处于滞涨阶段,房地产信托产品就有可能出现兑付问题。目前,中国金融系统的去杠杆效应,正在影响房地产行业,部分房企依靠信托融资的方式会受到限制,开发商的现金流也会变得紧张,这将增加房地产信托产品刚性兑付的风险。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不畅,房价停止上涨甚至下降,房地产信托的抵押品—房产和地产出现贬值风险,利息和本金偿变得困难,资金无法及时回笼资金链条就会出现断裂,信托所谓高收益零风险的刚性兑付也将成为泡影,必将直接影响投资人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