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8日起到4月11日,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将在海南博鳌召开。近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紧张,特别是围绕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的争端,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等经济体都面临着重大挑战。社科院研究员熊爱宗表示,欧美的经济制裁措施可能使原本疲弱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中国需要密切关注俄罗斯遭受制裁可能对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但欧美对俄制裁也为中俄经贸往来带来一些机遇,我国须提前做好应对。
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并决定加入俄罗斯,欧美等国随即宣布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次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11名俄罗斯官员和乌克兰人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他们前往美国旅行。当天,欧盟也通过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将对21名俄罗斯与乌克兰籍对克里米亚独立公投负有责任的人实施制裁。20日,制裁措施进一步升级,美方宣称将俄罗斯20名官员和个人纳入制裁名单,实行签证禁令和冻结财产,奥巴马还签署新的行政命令,允许美国对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俄罗斯经济领域实施制裁。当日,欧盟也宣称将增加12名制裁对象,同时取消原定6月举行的欧盟-俄罗斯峰会。24日,七国集团在荷兰海牙召集特别会议,决定不参加原定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改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峰会。七国领导人还在乌克兰问题上加强了对俄罗斯的警告力度,称如果俄罗斯继续令局势升级,七国领导人随时准备加大行动力度,未来考虑可能追加制裁俄能源、银行、国防等经济部门。
欧美的经济制裁措施可能使原本疲弱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受局势影响,国际资本正大举从俄罗斯抽逃。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相关官员表示,一季度俄罗斯资本流出规模将达到650亿-700亿美元,从而超过去年全年资本流出630亿美元的规模。各方担心制裁升级将对俄罗斯经济带来巨大打击。3月26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的报告称,如果克里米亚冲突升级,在发生大规模贸易制裁的情形下,201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会萎缩1.8%,即使克里米亚危机仅造成有限且短期的冲击,俄罗斯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也只有1.1%,将低于2013年的1.3%。
中俄政治经贸关系紧密,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密切关注俄罗斯遭受制裁可能对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从经济方面看,至少有三个因素可能对中俄贸易构成影响:第一,乌克兰局势以及欧美制裁是否会影响到俄罗斯对外购买能力?第二,美国是否会对俄罗斯关闭美元支付体系,从而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往来无法利用美元进行收付?第三,人民币与卢布汇率波动直接对双边贸易构成威胁。不过,欧美对俄制裁也为中俄经贸往来带来一些机遇,我国须提前做好应对。
俄罗斯对外支付能力是否受限?
(一)国际储备情况
目前俄罗斯仍拥有较为充足的国际储备。2014年3月初,俄罗斯拥有的国际储备为4933.3亿美元,尽管自2012年底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但基本仍可以满足俄罗斯15-20个月的进口需求。
目前俄罗斯的国际储备主要面临两个威胁:第一,欧美对俄罗斯采取海外资产冻结威胁。目前,外币储备占据俄罗斯国际储备的大部分。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乌留卡耶夫曾在2013年表示,俄罗斯外汇储备资产中46%为美元,40.5%为欧元,约9%为英镑,3%为加元,还有2%为澳元。[1]因此,如果欧美对俄罗斯相关外币资产进行冻结,俄罗斯将在瞬间失去大部分国际购买能力,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国际贸易支付。
第二,对俄罗斯国际储备一个更为现实的威胁是,伴随着卢布汇率的剧烈波动尤其是大幅贬值,俄罗斯央行将不得不持续入市干预,从而造成国际储备资产的快速消耗。近期,俄罗斯央行加紧了对卢布汇率的干预力度。3月初,俄罗斯央行将调整卢布交易区间前的汇市干预资金配置上限从3.5亿美元上调至15亿美元,入市干预资金规模明显上升。据世界银行预计,卢布走势将持续呈现剧烈波动态势,并迫使俄罗斯央行干预汇市,一季度干预汇市的总量可能达到389亿美元,近乎占到外币储备资产的十分之一。
(二)出口创汇能力
俄罗斯目前仍保持对外贸易顺差,具有一定的出口创汇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较为脆弱。2013年俄罗斯实现对外贸易顺差2086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0.5%,其中对欧盟实现顺差1489亿美元,占到顺差总额的71.4%,对日本也录得少量顺差,但是对中国和美国存在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过度依赖欧盟的局面造成俄罗斯的出口创汇能力不稳,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欧盟采取措施降低对俄罗斯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俄罗斯的出口创汇能力急剧下降。而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俄罗斯对中国存在较大贸易逆差,如果未能获得足够的支付能力,俄罗斯将不得不被迫降低对中国进口,从而使中俄贸易受到巨大冲击。
总体上看,俄罗斯拥有较为充足的国际储备资产,可以供应国内数月的进口需求。除非局势进一步升级,否则欧美不太可能对俄罗斯的海外资产采取冻结措施。对汇率的干预可能使俄罗斯国际储备出现一定的消耗,伴随着局势动荡和俄罗斯经济前景不明,并不排除在未来继续恶化的可能。总体来看,俄罗斯在短期内仍可组织起10个月的进口支付能力,但长期仍待评估。俄罗斯仍具有一定的出口创汇能力,但是这种创汇能力主要依赖于对欧盟出口。由于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存在较大的供应依赖,并且在短期内无法找到稳定可靠的替代来源,因此,欧盟可能不会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这将确保俄罗斯拥有稳定的流量支付能力。近期内,中俄贸易可能不会受到俄罗斯支付能力的影响。
美国对俄罗斯可能暂停美元支付体系的影响
如果美国对俄罗斯采取金融制裁,从而使俄罗斯无法进入美元支付体系,那么俄罗斯对外贸易中所有涉及美元收支的部分都将无法进行,大部分国际贸易都将被迫停止。中俄贸易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以美国对伊朗的金融制裁进行类比。2012年,美国宣布对伊朗能源和金融两个领域实施制裁,禁止上“黑名单”的伊朗石油企业和银行与外国公司有业务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伊朗石油的购买就发生了结算上的问题:中国在购买了伊朗石油之后,无法提供美元支付。因此,一旦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类似措施,而中俄之间又无法寻找到稳定可靠的第三方货币支付体系的话,中俄贸易将会受到极大冲击。
3月21日,美国两大支付清算系统维萨(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宣布将停止向俄罗斯银行和另外三家相关银行Sobin bank、Invest Capital Bank和SMP Bank提供服务。维萨给出的解释是,根据美国法律,维萨国际服务协会(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Association)被迫取消了这些银行进入维萨网络的权利。受其影响,以上银行的客户将无法使用他们所持有的银行卡为其商品和服务购买交易付款,这实际上造成私人零售领域部分支付体系瘫痪。然而未过多久,维萨和万事达卡又宣布重新为SMP Bank和Invest Capital Bank处理支付交易,显示情况并没有那么糟。但是仍不排除随着局势的恶化,美国会向俄罗斯关闭美元支付体系。
卢布大幅贬值冲击边境贸易
中俄两国一直积极推动在相互贸易中利用本币进行结算。2002年8月,中俄两国央行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双方商定在我国黑河市和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的边境贸易中,可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结算和支付。2005年1月,本币结算范围扩展到中俄边境的所有地区。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央行签订了新的双边本币结算协定,中俄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了一般贸易,并扩大了地域范围,协定规定两国经济活动主体可自行决定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和卢布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结算与支付。2013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中俄贸易本币计价和结算正逐步实现。
然而在中俄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中,卢布在双边贸易本币结算中占绝对优势,存在中俄贸易本币结算中的“卢布化”问题。据统计,2003年到2008年,黑龙江省通过银行办理边境地区本币结算业务累计折合19.5亿美元。其中,卢布结算折合19.4亿美元,占本币结算量的99.6%;人民币结算折合772万美元,仅占本币结算的0.4%。[2]
卢布大幅贬值对边境贸易企业产生较大经营压力。卢布大幅贬值将使中方企业接受卢布作为结算货币的意愿降低,他们或被迫提高价格以转嫁成本或转而选择使用人民币或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而这对于俄罗斯企业来说在短期内都是难以接受的。由于边境贸易约占到中俄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其影响不容低估。随着卢布相对人民币的贬值,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城市的对俄贸易量已经出现下降。[3]此外,卢布贬值也会造成中国对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影响俄罗斯消费者对于中国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购买能力,从而造成中国对俄整体出口下降。
中俄经贸可能出现新的机会
第一,中俄能源合作有望得到进一步深化。传统上,俄罗斯以供给者身份属于欧洲-俄罗斯-中亚-北非国际石油市场,其对欧洲的能源消费国存在较大的依赖。本次克里米亚危机的出现,无疑会使俄罗斯重新反思“西向”能源战略,更加注重“东向”的能源输出,特别是加强同中国的能源合作,通过多元化促进俄罗斯对外能源输出的安全性。
第二,中俄贸易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一些机遇。欧美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将会恶化俄罗斯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从而为中国企业加强同俄罗斯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提供了机会。如欧美对俄罗斯制裁后,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偏好很可能增加,从而可能更愿意购买中国产品。从俄罗斯方面提供的数据来看,1月份俄罗斯总进口同比增速下降8.3%,但是对中国进口同比增速仍达12.1%。1月,中国出口产品占俄罗斯市场份额为33%远高于2013年平均值的18%和月度最大值的25%。
我国的应对
针对欧美对俄罗斯制裁对中俄双边贸易的可能影响,我国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考虑与俄罗斯央行建立人民币-卢布互换协议。建立货币互换协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促进双方本币的使用,从而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在俄罗斯面临欧美制裁的困境下,通过建立人民币-卢布互换协议,有利于降低双方贸易中美元的使用比例,提高双边贸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通过双边互换协议,有利于提高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能力,加强对卢布汇率的干预力度。
第二,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计价和结算比例。考虑到目前卢布汇率的极大不稳定性,以人民币作为标价和结算货币对贸易双方都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长期内人民币仍有广泛的升值预期,因此,俄方贸易者将会乐于接受人民币。但由于中俄贸易中俄罗斯为逆差状态,因此其对于支付人民币的热情恐怕不高。为解决俄罗斯企业人民币短缺问题,可以通过人民币与卢布互换协议,向俄罗斯输入人民币流动性。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与卢布汇率直接交易机制。2010年,人民币在俄罗斯莫斯科银行外汇交易所实现挂牌交易,与此同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也正式开办人民币兑卢布交易。然而,人民币与卢布的汇率仍然是根据美元套算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双边贸易采用本币结算,依然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与卢布尚未形成直接的市场汇率,中俄两国银行的清算系统中无法对日间业务进行直接清算,仍然需通过第三国货币美元进行套算。[4]
第四,积极推进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与结算体系。面对美国停止支付体系的威胁,作为应急措施,俄罗斯受制裁银行考虑改用中国银联系统,同时从长期来看,开始着手建立其本土的国家银行支付系统。我国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向其推介我国的银行支付系统,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和结算体系建设,这既是应对未来潜在类似威胁的手段,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五,此番制裁下,俄罗斯发出了向东积极靠拢信号。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首选同盟国。在未来,中俄经贸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比如在能源合作领域,俄罗斯正准备用中国代替欧盟作为其天然气出口主要国家。另外,中国哈尔滨也在积极筹划中俄自贸区。东北亚地区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风险和能源风险对冲机制是中俄两国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互信的前提。同时,中国也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俄美欧之间的政治摩擦,努力避免掉入“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