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情:公告屡遭质疑 信披违规成“惯犯”

参与评论
导读从监管机构对湘鄂情的指控中不难发现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诸多弊病,同时也折射出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回看湘鄂情在登陆A股市场的这四年中,信披违规或已成为了家常便饭,在屡屡挑战“红线”后,也终于迎来了责令整改。

“诈骗门”一事从外表看,湘鄂情好像是个受害者。不过,这一事件非但没有使其博得同情,反而却引来了一身的麻烦。

10月17日,湘鄂情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对公司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该决定书认为:湘鄂情财务核算存在问题、董事会议事规则相关条款违反《公司法》、公司治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湘鄂情“麻烦”不断 公司治理问题重重

本月15日,湘鄂情收到一份来自证监会的决定书,并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

北京证监局指出,湘鄂情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确认加盟费收入1480万元,确认股权收购合并日前损益1556万元,共影响当期损益3036万元,占2012年度净利润28.09%。同时,公司向供应商收取采购返点1220万元冲减营业成本,入账依据不充分,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此外,《董事会议事规则》造成董事长个人权限过大,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发挥作用,大额对外投资未能及时经三会审议并披露,不规范运作的问题屡屡发生。

证监局还专门指出,湘鄂情虽然提交了关于募集资金使用的专项检查报告,但是无法提供详细工作底稿。从上述的众多指控来看,湘鄂情在公司治理方面,确实存在诸多弊病。

这次令监管机构决定下重手整治湘鄂情的诱因,则要归于其屡屡“犯戒”。公司方面也于17日就武汉台北路项目发布澄清公告,并承认此前尽职调查存在漏洞。

湘鄂情在时隔两年才公告被骗6000万后,便引起了市场的一片哗然,而公司则称之为“纯属被骗”。不过,经过媒体调查发现,湘鄂情也许并没有其公告中所说的那么“无辜”。

2011年,湘鄂情引进北京和泓置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武汉台北路72号项目。但签约不久,因和泓置地发现项目无法进行便宣布退出。这意味着,可能早在2011年,湘鄂情就已经知道被骗一事。

另外一个证据则是,早在今年4月,湘鄂情便以合同诈骗案报警,该案件于5月就已得到受理。这与其在公告中所说的“9月24日收到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才知被骗”明显不符。

从近年来湘鄂情所有公告中发现,公司从并未发布过有关此次交易的尽职调查报告,也未披露相应的资产评估报告,上述地块存在的法律问题,湘鄂情则表现为“视而不见”。对于今年9月底才姗姗而至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的解释则是,在项目方案确定后再对相关事宜进行充分披露公告较为谨慎,因此未以单独披露。

对于湘鄂情这份迟到多时的公告,则有业内人士评价为,对已暴露的风险寻找借口不予披露,足见湘鄂情的信披质量堪忧。

屡屡挑战监管底线 湘鄂情成“惯犯”

实际上,回看湘鄂情在隐秘信息披露方面可谓“劣迹斑斑”,信披违规早已成为“惯犯”。

2011年11月16日,湘鄂情针对媒体报道其涉矿一事发布澄清公告,在这一则澄而不清的公告中,湘鄂情承认了与吉林信托曾经接触,且推翻了此前“没有这回事”的回应。

这份澄清公告将信托计划原定的担保主体“深圳湘鄂情投资”改写成“本次信托计划的发起主体”,并将信托计划股票收益权出让人孟凯、收益权出让标的北京湘鄂情与此信托计划撇的一干二净,同时还将拟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笔带过。

2012年12月,湘鄂情对南京湘鄂情的应收款余额2568万元,该款项全部为公司代南京湘鄂情垫付的款项,已经构成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而对于这起财务资助行为,直至2013年4月24日才在2012年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

今年7月,湘鄂情宣布转型环保,并打算收购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然而,经媒体调查发现,中昱环保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的营收均为零,被怀疑是“空壳公司”。此外,该公司还与一家在港上市公司中昱科技存在着关联关系,而这一点在湘鄂情的公告中也并未披露。

对此湘鄂情方面曾解释称,由于公司还没有对收购标的进行尽职调查,一些情况他们也还需要核实。

结语:湘鄂情登陆A股已近4年,不过,到目前为止,公司或许还未熟悉A股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信息披露这一环节屡屡触及红线。这次被责令整改,相信对于这个正处于转型期的企业而言,或许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面对业绩的大幅下滑,湘鄂情应如何自救?敬请关注下期(微博)问问问。(文/腾讯证券策划团队)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