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30年无偿收回经营权
去年10月,涪陵区政府印发名为《重庆市涪陵区加油加气站管理实施办法》的文件,明确提出,所有加油加气站均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经营者必须与政府授权部门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方可建设和持续经营。加油加气的有效期为30年,经营期满政府无偿收回。
我们在肯定涪陵政府主动解决成品油市场乱象的同时,也要反思政府在市场中到底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治乱妙方还是过度干预?
当地相关部门称,这旨在为当地混乱的成品油市场建立更为公平的秩序。面对成品油市场管理混乱的现状以及经常性的“油荒”现象,我们首先还是要肯定涪陵政府主动破解这一难题的态度。但此举真实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涪陵区政府回应称,涪陵区在加油(气)站特许经营权取得前事先约定30年经营期,经营期满后收回特许经营权重新竞拍,原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权。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特许经营权”上面。政府采取特许经营的行业,主要适用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和公共资源的行业以及特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权等无形资源领域。
政府通过出台文件形式对成品油市场进行规范是一种行政干预,但因这种干预可以为政府带来特许经营权收益,因此对政府具有天然的吸引力,需防止政府将特许经营权范围扩大至其他领域。
“特许经营权”遮不住地方政府的贪婪
况且,对于这个回应,你要当真就真输了。你辛苦经营了30年的产业,在特许经营权到期后又必须回到起点,凭空无端地再交一笔特许经营权的费用,你能甘心?况且,还不一定能保证在竞争中胜出,你在和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其他磨刀霍霍的民企竞争。
再说,30年特许经营权到底值多少钱,目前尚未得知,不过无论多少,下次拍卖的时候,所拍最终款项还是会进地方政府腰包,好一笔“政府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其实,像加油站这样的零售型行业,是一种竞争性行业,是适合民营资本进入的,政府应当在中间起到引领作用,应从鼓励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出现的行业垄断进行适当的行政调控。
中石油、中石化欺民太甚
石化双雄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横行多年,所到之处,民企闻风丧胆。两家公司在涪陵与当地民营加油站因供油问题争斗多年,因牢牢把持着当地供油大权,而屡屡强取硬夺的方式直接抢占涪陵成品油零售市场。
此次最让当地民营加油站气不过的,不光是30年的特许经营权,还有被迫与两家签下的“霸王条款”。
史上最牛的框架供油协议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加油加气站管理实施办法》,加油站获得特许经营权的条件之一是:“有稳定的油源证明。凡是以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专营中央企业为油源供应商的,需提供与其省级公司3年以上供油合同;使用其他油源的,需提供在重庆市范围内有自备油库且油源、油量有足够保证的证明。”光是这条已经让不少民营加油站老板吃不消。
有官家为两桶油撑腰,民营加油站老板也算是习以为常了。不过更让他们愤怒的是,4月中旬,中石油涪陵分公司业务科通知该区30多座民营加油站带上公章,到该公司签订供油协议。而协议的最后一条竟是“解释权归乙方所有”,乙方则是中石油涪陵分公司。
中石化涪陵分公司的签署方式也如出一辙。石化双雄夹攻,逼得当地民营加油站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史上最牛的框架供货协议”。
垄断经营纵容两桶油肆无忌惮
资料显示,国家从1999年开始,将石油及成品油产业链的主要经营权“特许”给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以确保国家战略能源安全。石化双雄也由此大举进军全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并迅速确立了寡头垄断地位。
就当石化双雄快速占领国内大部分市场之时,却在涪陵地区难以深入。目前涪陵区共有加油站87家,其中民营加油站有51家,中石油25家,中石化11家。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涪陵地区“油荒”,民营加油站“断供”的报道屡见报端。对付民营加油站,石化双雄不光可以对其断供,还可以绕过民营加油站,以批发价甚至低于批发价的价格,低价抢夺直接用油单位。而民营加油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石化双雄把80%客户拉走。
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既搞批发又搞零售,就像在球场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反正都是他们说了算;就像赛跑时顺道跑不赢就反道跑,反正我要当第一名,我说了算。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为民营加油站捏一把汗。
救救民营油企
涪陵区部门这一文件出台后,反响最大的是民营加油站的经营者,他们指责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带有明显歧视性,通过拒签与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方式,抵制该文件。但这种抗争目前来看是非常苍白的。
改革被指带歧视性
特许经营权收回后,政府对其进行公开拍卖,但民营加油站势单力薄,很难与经济实力雄厚的中石油、中石化进行竞争,政府面向社会的招标,很有可能演变成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对手戏”。
在目前的框架供油协议中,民营加油站必须通过中石油、中石化取得油料供应,这也给民营加油站带来了难度,一方面使民营加油站更加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另一方面可能加重民营加油站的负担。
当然,我们在很多行业中看到民企的某些破坏性经营,确实对市场秩序产生了扰乱作用,进而使有关部门倾向于由国有大企业进行行业整合。如此却行成一个悖论,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而后成为被整合的对象。
对此,评论员叶檀认为,一切源于反思的错位。国企并非市场秩序的天然建设者,只是规划的听命者;民企并非市场的天然破坏者,而是在秩序失范下的私利攫取者。
对民企的歧视或者说反思错位一日不加以更正,则民营企业一日不得真正发展。
多方全输的负和博弈
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垄断经营导致了国内油价的失控,甚至比美国还高;两桶油通过对油料供应的垄断,甚至屡屡上演“批零倒挂”这般令人咋舌的行径,对民营加油站进行打压,严重妨碍了成品油市场化的进程。而这其中,又经常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从中助纣为虐的身影,更令人愤慨。民营加油站在实力、背景远不如它们的前提下,只有通过非常规手段维权,加大了不稳定因素。
结语
就在国家大力推进民资新“36条”细则出台的情况下,我们却不断地看到黑龙江把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强制划归国有,涪陵对加油站特许经营权蛮不讲理的把控,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对民营企业野蛮的打压。我们不禁要问,民营企业的春天何在?觅渡,觅渡,渡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