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不再,中概股回A傻不傻?
编辑:邬静娜 | 作者: [0]人气 | 2015-07-05
本期作者 杨杨 旁观者,经常拎不清

A股剧烈调整,中概股回A浪潮还会继续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厘清回归A股浪潮背后的动因,参与者的诉求。这一周我们准备了一组稿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中国股市下一个阶段会否转牛?应该有一大半的中国人都在期待答案。而另一个存疑的问题,则是之前高潮迭起的中概股私有化、拆架构浪潮,会否到此戛然而止?

毋庸置疑,这轮牛市与中概股这波私有化之间,有着必然联系。首个拆架构、在A股上市的暴风科技(300431.SZ),上市半年股价顶峰时是发行价的40倍。中概股比赛着宣布私有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抓住窗口期:越早回归、获得股市追捧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股市现在的掉头向下,就像一记耳光打在蠢蠢欲动、回来想要分享国内市场高估值的企业脸上。甚至有人调侃说:现在是拆还是不拆?是拆一半、留一半么?已经拆了架构的、是不是又想重新搭海外架构?

然而,这更增加了中概股回归的戏剧性,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故事性。即使是判定这波浪潮的走向,现在看来也为时尚早。6月26日,就在股市一片惨绿时,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旗下仍有被投公司决定拆架构。而3天之后的6月29日,空中网(KZ.NASDAQ)宣布接到来自公司董事长兼CEO王雷雷和IDG Accel China Growth Fund II L.P的非约束性私有化邀约。

空中网是今年以来第24家宣布私有化的在美上市中概股。藏于水面之下的冰山,体量应更为惊人,毕竟能上市的公司只是少数。

迄今已经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迄今已经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

这次“运动式”的回归浪潮,从本质上有别于两三年前的那波私有化,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密集程度上、行业跨度上以及参与者上,也体现在动因上。如果说上一波浪潮是被动地“撤了再说”,那这一波私有化运动,则清楚地指向回归A股。集体性的运动,往往导致盲从,尤其是如果关注重点持续在两地的估值差异上的话。

政策被认定是这轮回归运动最主要的推手。按中国业界的评论,中国监管层近期的政策创新,甚至快于他们的预期。这表现在中国监管层极力推动股权融资比例的诸多努力,首先是新三板的快速推进,这个新兴上市交易所被认为是中国最“市场化”的上市板块;其次将在上海交易所落地的战略新兴板块、新四板等都在积极酝酿中。近期由工信部出台的196号文,则表明了监管层有意扩大上市主体的范畴,这个文件在原则上允许了实行VIE架构的电商类企业在国内上市。

这不仅引起了美国投资人的警觉,同时国内的企业、投资人也担心,现在的这波退市潮,未来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可能会遭遇“私有化折价”,即会影响美国投资人对中概股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下一个宣布回归的会否是阿里巴巴、京东甚至是百度这样的巨无霸?

据Bloomberg的统计数据,从2012年到2014年间,共有27家在美上市中概股实行私有化。这个名单中包括了盛大互动娱乐、分众、亚信、巨人网络、7天酒店等知名企业。而退市的原因,大多是股价低迷、再融资困难,或是受财务问题负面影响。

彼时中概股正集体遭遇信任危机,除分众等少数公司外,大多数市值都处在历史低点。2011年7月,东南融通被迫退市,此前第三方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质疑该公司财务造假。因做空退市的,还有中国生物、新华财经媒体、美国环球资源等6家公司,并导致奥瑞金种业重组、泰富实业退出纳斯达克。而遭遇做空的,同时还有新东方、奇虎360、搜狐等。

而这轮数量更多、密集度更高,今年以来宣布私有化的在美上市中概股数量,已逼近上一轮两年的总和。另外一方面,连陌陌科技、乐逗游戏等在美上市不足一年的企业,也加入到了私有化的行列中。更劲爆的则是奇虎360近期也宣布私有化,它迄今仍是中概股在海外的标志性企业,上市四年来股价涨幅已达9倍。

奇虎360之后,会否有更多、更重量级的中概股回归A股?甚至出现所谓的“未来5年不再有中概股”的局面?

谁该回来?谁不该回来?决定是否回归的因素,应该是什么?作为核心问题的VIE架构,怎么拆?

以及政策、牛市、企业、资本方,在这波中概股私有化、拆架构回A的浪潮中,都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而这波浪潮,又如何影响了政策、企业和资本方?

腾讯财经《资本论》在接下去的一周里,准备了一组稿子,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