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去库存,一些地方政府也是蛮拼的。继沈阳大学生零首付夭折后,又曝出江西省罕见的要求宣传“农民在城市购房是升值,在农村建房是贬值”的理念。
凭心而论,由于农村自建房缺乏产权证而导致市场流动性极差,因此农民在城市购房理论上确实要比自建房要强。过去农民工就是缺乏这种理念的引导,不断错失房价上涨红利。如今,时过境迁,现在宣传这种理念不仅大煞风景,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误导。
首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去库存已经被视为各地政府的政治任务后,其真实目的到底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还是为了达到去库存的诉求,不免令人浮想。目前中国楼市究竟有多少库存?按照官方的数据是7.2亿平方米,其中70%在三四线城市。然而,官方的数据仅指已竣工后、并未售出的现房。如果把大量已建设未竣工、以及还未开工的潜在库存并未计算在内,上述7.2亿平方米可能要乘以10。
也就是说,面对大量的库存排队,前面已建好的若不尽快解决,只能造成后面堵塞。久而久之,楼市这条生财之道终会坍塌。故而,在这种背景下,宣传城市购房升值说难免沦为鼓吹之嫌。
其次,鼓吹和鼓励仅一字之隔,意义却差之千里。鼓励农民工进城安家落户本无可厚非,这既是中央城镇化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各级政府落实中央政策必然举措。然而,鼓励作为一种手段,辅之于各项优惠政策,其目地是为了解决购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而提高购房者的热情。鼓吹则具有强烈的投资色彩,它兜售的是价格托底承诺,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假象干扰购房者的判断力进而达到买房的目的。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尽管政府有干预房价的能力,但并不能完全左右购房者买卖的市场行为。同时,楼市犹如股市波动的逻辑一样,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至于农民在城市购房究竟会否升值,这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再次,这种理念是对农民尊严的一种践踏。之所以赤裸裸的宣传“农民在城市购房是升值,在农村建房是贬值”的理念,其诱因一种合理解释可能是农村建房的成本已等同或超过在城里购房的成本。因为在江西农村自建两层楼房至少要耗费二三十万,这几乎在当地县城可以买到一套商品房。
也就是说,农村建房与城里买房,不能单纯从价值属性去游说。一些农民并不差钱,差的是居住环境,城里的空气质量,高高的楼层束缚等,这些才是农民考虑的因素。过去,交通一直被视为农村出行的最大障碍。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道路修建已完全解决了交通障碍。由此可见,用价值对比嘲笑农民的愚昧,这是对于不差钱的农民尊严的践踏。
当前,地方政府不应不假思索的为拉拢农民买房而鼓噪,而是应该去反思农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怎样去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群体比较复杂,群体收入之间的差距也分化比较严重。各种人对住房的需求也概不相同,例如城里的高大上的电梯房所附带的物业成本,也许这并不是农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