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流动性偏紧 风险显著提高

从4月8日起到4月11日,以“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将在海南博鳌召开。一季度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宽松与银行惜贷并行的奇观,钱荒会不会卷土重来?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认为,今年二季度流动性将是从过松到偏紧,环比出现恶化,不支持市场的系统性机会,甚至给市场造成显著风险。

季度之交往往是政策切换、市场思变的关键时点。去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市场便出现明显拐点。当时经济下行触发政策基调从调结构、促改革转向稳增长,市场随之迎来反弹,上证指数从6月钱荒时的最低1849点一路涨至9月的2255点。眼下正处于一二季度交接的关键时点,很多人认为目前经济下行触发政策拐点的情况与去年7月极度类似,市场将在二季度重演去年三季度的反弹行情。对此,笔者并不认同。

从经济和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对经济下行的容忍程度明显加大,稳增长的意愿、力度和必要性均不及去年,近期政策仍以盘活存量为主,没有增量刺激。

首先,稳增长的意愿和力度不足。2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常委密集调研经济形势,国务院常务会释放稳增长信号,这看上去和去年三季度如出一辙,但事实上,政府当前稳增长的意愿和力度都明显弱于去年。去年7月初,李总理提出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论,明确经济增长不能跌破下限,即7.5%的增长目标,因此,在二季度经济出现跌破7.5%的趋势时,政府果断出手稳增长。反观今年,尽管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仍将目标定在“7.5%左右”,但李总理明确强调“左右就是有弹性,高一点低一点是有容忍度的”,楼继伟、徐绍史也先后呼应,表示7.2%、7.3%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当前经济并未滑出政府容忍的下限。

其次,稳增长的必要性不足。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放缓,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方面,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吸纳的就业人数在80-90万人左右,现在是140-160万。即便今年增速降到7%左右,吸纳1000多万人就业也没有太大问题。另一方面,1-2月的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让市场过于悲观,实际上二季度的经济并不那么悲观,去年二季度是政府换届空档期,再加上打击虚假贸易和三公消费,基数比较低,即便不稳增长,今年二季度环比也应有所改善。

从流动性层面看,去年三季度是从过紧到偏紧,环比有改善,而今年二季度是从过松到偏紧,环比出现恶化,不支持市场的系统性机会,甚至给市场造成显著风险。

去年二季度,国外QE预期突然升温、新兴市场普遍爆发资本外逃危机,国内打击虚假贸易,套利资金流入显著放缓,外汇占款从近3000亿大幅降至-412亿,再加上央行刻意维持中性偏紧政策,导致流动性持续趋紧,到6月份与各种季节因素叠加,最终造成钱荒。到三季度,央行态度有所缓和,再加上QE退出预期降温,资金重新流入,外汇占款重新回升至千亿以上。尽管流动性仍然偏紧,但相比二季度过紧的局面已明显缓和。

反观现在,情况正好相反。一季度央行主动引导人民币贬值,仅1月就投放了4945亿的外汇占款,比去年1月时还高出1000多亿,由此造成国内流动性极度宽松,7天回购利率(FR007)一度跌至3%以下。二季度这种极端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显然难以持续。首先,一季度流动性的过度宽松已超出央行预期,在保持流动性适度的原则下,二季度央行将适度收紧,货币净回笼力度或加大。其次,经过一季度人民币的暴跌,套利资金流入将明显减少。第三,4、5月份是传统的财政缴款期,财政存款增加将减少基础货币供应。第四,二季度是信托到期高峰,债务滚动压力加大。

总而言之,判断市场不能盲人摸象,必须全盘考量。近期的政策回暖虽然有利于托底市场,但系统性投资机会仍缺乏经济和流动性的支持。短期内市场仍将以主题投资为主线,建议重点关注京津冀板块和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国企改革。

尤其是京津冀板块,从2月26日习总书记召集会议,到张高丽河北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日渐清晰,政策加速落地,市场热度有增无减。未来,带有鲜明领导人印记的京津冀有望崛起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增长极,也是中国最大、世界数目的增长极。京津冀板块近期只是拔剑出鞘,未来也将锋芒毕露。

结语

今年二季度流动性将是从过松到偏紧,环比出现恶化,不支持市场的系统性机会,甚至给市场造成显著风险。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朱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