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生”中信银行股价诡异飞涨
无论是资产规模增速、赚钱能力、净息差都一度处于垫底态势的中信银行近期几个涨停很诡异。
2月10日开始,中信银行被视为本轮银行股上涨的主力军,2月11日封板后两日,中信银行再度走出涨幅为8%以及9%的走势,此后2月19日中信银行再度涨停,不过市场中谁也没猜出中信银行上涨的理由。
中信银行的领涨从历史经验来看是诡异的,过去两年银行股出现结构性的涨势,与中信银行无关,而是由民生、兴业和平安这些在创新业务上有开拓性的银行有关。2005年4月份至2007年10月份的第一波银行股上涨中,民生银行以复权后8151.69%区间涨幅领先;2008年11月份至2009年7月份的第二波银行股上涨中,浦发银行以类涨294.83%居首;2012年10月份至2013年1月份的第三波上涨中,民生银行以87.23%涨幅居前。
难道是业绩垫底的中信银行有所改善?从去年中报来看,中信银行去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仅增长5.5%,在上市银行中垫底,而且净资产收益率均处于垫底态势。不过其自三季度起,业绩稍有回升,来根据2月18日发布的业绩快报,创造了历史最高净利润,似乎有所改善。
仔细分析,便可知判断中信银行业绩改善仍然为时过早。招商证券分析,在2013年的靓丽业绩中,全年计提拨备约105亿,拨备反哺利润成为盈利高增长的驱动力之一,同时2013年度不良贷款率为1.03%,比2012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超过了同业均值。
是银行股等周期板块要启动的前兆?目前官方PMI和汇丰PMI的数月回落均凸显中国经济疲弱,基本面上没有给予宏观大环境的配合,央行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及股市平稳的资金面也并未有给予周期股逆袭的大环境。
银行股借互联网概念进行估值修复
北京银行随后的涨停泄露了中信银行暴涨的秘密。2月19日午间,北京银行宣布与小米科技签署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移动支付、便捷信贷、产品定制、渠道拓展等多个方面,北京银行午后直线涨停,而中信银行也随之再度涨停。
众所周知,自去年12月份以来,银行股经历了一波漫长的下跌,工商银行甚至走出一波骇人听闻的16连阴,两个月内从3.89元跌至3.33元,跌幅近20%。截至2月21日收盘,两市共有11只银行股跌破净值,由此可见,银行股本身存在非常强烈的估值修复需求。
而互联网金融引爆的“触网”则成为银行股大作估值修复文章的借口。以美国的经验看,其网络银行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后,目前已成为银行业服务的主要渠道,“触网”确实也将成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一股新拉动力量。
中信银行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其自2013年起就将“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作为三大战略这一,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小微POS信贷等领域均取得了一些业务进展,而且还是余额宝唯一的监督银行和托管银行,虽然澄清了与阿里巴巴股权合作的传闻,但是市场仍对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积极变革存在较高的期待,而这也是其股价上涨的逻辑之一。
不过这股东风能借给银行股多久仍是未知数。纵观历史表现,中信银行屡屡作为反弹启动的领头羊品种,最终都未改变银行股表现的大趋势,其短期暴涨往往是游资炒作的结果。
互联网金融暂时难拯救银行
股票市场向来是经济的晴雨表,衍生来看,银行向互联网靠边短期也难成为银行业摆脱困境的突破点。
回顾美国银行“触网”的历史,当时互联网金融兴起之时利率市场化已经接近尾声、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商业银行具备资金和技术壁垒。对比中国目前情况来看,此番互联网金融热潮的兴起恰逢周期性波动之际、国内各项经济改革推进及监管放开,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互联网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及其他金融改革等数项挑战。
在利率市场化还未到来之际,目前以货币基金为依托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将对银行存款造成了一定冲击,瑞银证券测算,如果总存款中有10%被货币基金取代,那么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将要萎缩10个基点,而第三方线上支付平台等对手续费收入的冲击幅度将达到2014年净利润的4%。
银行业单一的收益模式如何面对利率市场化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之一。未来利率市场化将打破银行目前的固定利差,在未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之前,银行业的利润将被压缩。多方数据显示,去年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一步降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去年下半年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预计2013年全年盈利增速继续放缓,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或降至8%左右。
此外,在目前新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银行业还面临这不良贷款升高的危机。从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来看,一般风险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购买了过多的风险资产,另一种风险则来自于大量的贷款坏账。从过去几年内地的企业加杠杆、经济对房地产和地方投资高度依赖的情况来看,此项风险也无法被银行业忽视,近期上海钢贸事件和温州房地产价格下跌和企业倒闭潮事件造成涉及该行业、地区的银行坏账上升便是一个缩影。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题为《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银行业改革》的文章也已经指出,金融竞争加剧是目前银行业风险增加的首要因素。在外需不足和内需短期不振的双重压力下,产能过剩矛盾和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也让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压力陡然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