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 一样的新闻 不一样的角度

2013年10月11日第960期

美债危机警示中国地方债

[]条评论
黄楠

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与其说是经济问题,更像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政治博弈。与美国的债务风险相比,中国的地方债风险更值得警惕。

如果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债务,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央财政出面“兜底”。但中央财政这类支出增多,关于经济建设的投入就会相对减少,经济下行,又会进一步刺激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进入恶性循环 … [评论]

中国地方债风险比美债危机更值得警惕

2010 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研发部

近日,美国国内为债务上限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如果美国政府在10月17日仍未能提高债务上限,将导致美债违约。这对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中国来说将造成巨大损失。

李克强总理日前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强调,美国要确保中国对美投资安全。一旦发生债务违约,美方应首先确保国债利息的支付。

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已发生多次,与其说是经济问题,更像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政治博弈。2001年以来,美国已10次上调了债务上限。两党总能在最后关头达成妥协化解危机。与美国的债务风险相比,中国的地方债风险更值得警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5月底发布数据称,如果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包括在内,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估计已增加到GDP的近50%,2012年这个比例仅为10%左右,1年之内增长了40个百分点。

基于对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举债的担忧,国家审计署已经展开最新一轮的政府性债务审计,本次审计首次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审计结果预计将于本月公布。

安邦咨询报告认为,审计署紧急对地方债务进行审校核查,反映了中央政府尽快摸清地方债务的恶化程度、并采取对策进行治理的意图。

滚雪球效应致地方债风险不断累积

地方债务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研发部

地方债是通过短期债务的展期来支持长期的资金运营,这种期限错配注定难以持续,债务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本轮地方债风险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累积。彼时各地方政府为“保增长”纷纷进行大项目投资,由于大多数地方政府被禁止直接从银行贷款,也不能发债,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建立特殊投资公司(即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

这些融资平台因此在2009、2010年累积了大规模债务。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中,79%是银行贷款,规模为8.5万亿元。

融资平台公司因为主要投资政府项目,贷款期限长,潜在风险大,地方政府为获得资金往往不惜成本。例如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至今已经向公众四次集资,承诺利息最高为14%。

2011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显现复苏迹象,地方融资平台受到压制。一些地方政府变相通过将地方债务转移至银行表外,如通过城投债、信托等形式继续滚雪球。

2012年,经济出现第二轮放缓令地方债规模再度上升。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和信托融资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途径。

国家审计署公告显示,2012年有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将近200%,这16个地区均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

地方债泡沫破裂代价高昂

分省区城投债余额(亿元)和存债数(只)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研发部

国家审计署公告显示,约有53%的地方政府债务将于2013年底前到期,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正逐渐增大。

若地方债泡沫破裂,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将首当其冲。届时地价会随地方债风险一起飙升,进而推动房价进一步上涨。

地方政府偿债支出升高也会造成养老等民生支出相应减少。《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收支缺口767亿元,而2002年缺口只有约400亿元。各地历史欠债是出现收不抵支主要原因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称,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从银行贷款来支付社保。“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

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将逐步上升,地方融资平台转向“影子银行”的趋势也愈发明显。地方债的扩张还会引起银行不良贷款率上行,进一步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

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于今年7月因巨额债务而申请破产。中国的地方政府虽不会破产,但背后的逻辑都是收不抵支导致无法偿债。如果地方政府无法偿还债务,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和其他方式为地方政府“兜底”。但中央财政这类支出增多,关于经济建设的投入就会相对减少,经济下行,又会进一步刺激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进入恶性循环。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债务上限。地方融资平台的运行也非常不透明。倘若中国能像美国那样低成本大肆举债,债务风险或许比美国更大。

你是否支持作者的观点?
1885
6989

本期焦点

地方融资平台

地方融资平台由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而生。

为了“大干快上”,地方政府成立了大量的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将各种项目置入其中,以“组合”的方式来取得银行的贷款。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信用注入”,地方政府甚至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未来还款的保证,来向银行取得贷款。

地方融资平台在2008年开始起步,到2010年进入高潮,其数量从2008年的2000个左右,上升至目前的1万个左右,扩张速度惊人。同时,七成地方融资平台存在于区县政府一级,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这一级政府风险控制以及偿债能力的担忧,而与此相关的银行系统风险也不可小觑。

最爱看

联系编辑部

策划

毛木子

张贾龙

黄 楠

给编辑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