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陷困境 去年净利润普遍下滑
自从2007年在内地法人化以来,外资银行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都一直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近期公布的2012年年报显示,这个趋势似乎正在改变,包括星展、东亚在内的多家外资银行都出现利润下滑,最大降幅甚至超过四成。
近来,由于自身结构调整、持续亏损等多方面原因,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相继关闭在华零售业务。
7月中旬,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华贸支行正式关闭,这也是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零售支行,部分员工已被辞退。
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就全面退出了中国的零售业务,只专注于企业和批发业务。东亚中国也收缩了一些规模较小分支行的零售业务。
根据年报数据,去年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日子并不好过,截至2012年底,中国境内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税后利润总额163.4亿元,比2011年减少3.9亿元,下降2.33%。
多家外资银行中国子公司去年业绩出现下滑或增速下降。外资银行在华陷困境。
收入下降成本高企挤压外资银行利润
2007年初外资银行本地法人化的开启,拉开了在华外资行与中资行同场飙技的帷幕。但目前开放仍然有限,外资银行在国内做业务受限较多,多数零售支行仍处于投入状态而尚未盈利。更重要的是受制于网点数量、客户群体限制,外资银行再努力拼抢也很难与中资银行相抗衡。
2012年央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使得外资银行在存款的争夺中投入加大,存款的成本上升,而贷款方面,尽管外资银行有定价能力较高且客户集中于中小企业的优势,但利率市场化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步伐加快,以及同业之间争夺优质客户,会限制外资银行贷款上浮空间。在央行2012年两次降息的情况下,外资银行的利润自然会影响。
根据监管安排,2011年末,在华外资银行各项监管宽限安排全部结束,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实现统一。这意味着,在关键的存贷比指标上,外资银行从2012年起同样需控制在75%以内。
存贷比指标是中国特有的银行业监管指标。在国外,鲜有国家对银行业的存贷比作出要求。根据存贷比的计算公式,其数值等于各项贷款总额与各项存款总额的比值。
控制存贷比无外乎在分子和分母两项上想办法。一方面,增加零售存款来源,做大分母;另一方面,贷款的扩张则有所收敛。
没有存款就很难去发放贷款。而外资银行的存款面临网点少等先天不足问题,再加上实体网点运营成本高涨,外资银行机构扩张难度变大,外资银行的存贷款增长缓慢。
截至2012年底,外资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增长6.23%。外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3万亿元,增长7.74%,增速比上年大幅下降了17.5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平均增速6.36个百分点,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1.51%。
金融改革推进 外资银行在华竞争力将增强
目前,在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少新领域正在向外资银行开放。
据媒体报道称,外资银行很可能将获准在上海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直接建立全资分支机构。这一举措旨在推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未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参与深度和广度将会不断增强,外资银行在华的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中资银行目前的规模优势将面临挑战。
外资银行不仅深耕国内市场,并且已经开始挖掘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金融需求。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金融创新能力、国际经验以及海外网络,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给外资银行带来了新机遇,在其国际网络的支撑下,外资银行可以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服务,同时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境外人民币投资机会。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去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却同比下降了3.7%,为2009年以来首次年度出现下滑。
虽然中资行近年来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但相对于外资行进军中国市场的进度,仍然稍显缓慢。标普报告显示,过去3年内中资银行海外资产扩张约176%,但目前中资银行海外业务占总资产的比重远低于10%,且由于国内强劲的利润率,海外利润的占比则更低。
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背后需要银行提供更多的境外融资服务。一旦走出国门,中资行与外资行的境遇完全反转。依托当地成熟网络,外资行更有优势为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