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贸意外回升 人民币步入6.11时代
中国海关周四公布,7月出口同比增长5.1%,进口增长10.9%,均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和2.1%。数据公布之后,曾经带动中国股市由跌转升。
自从外管局出台贸易审查的“20号文”之后,中国的外贸数据就急速下滑,中国6月出口同比下降3.1%,为2012年1月来首次下滑;当月进口降0.7%。距离年初制定的进出口增长8%的目标差距较大。
不过对于7月外贸的突然转好,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有乐观态度。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与其说中国进出口数据复苏,不如说回归常态。“20号文”的冲击导致5月、6月部分外贸交易延后,并转入7月数据中。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丁爽也认为,月度数据波动往往比较大,若从三个月移动平均来看,进口增速在3.3%,出口也就在1%左右,也就没有单月数据反映的那么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民币升值会对外贸产生巨大的压力,但近期人民币还是走出了一波上涨势头,并连创新高。截至8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四日上涨,即期汇率突破6.12关口,连续两日创新高。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底会议上就提出今年下半年要稳定对外贸易,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央行此时为何仍然选择让人民币升值,而没有顾及此举对外贸的压力呢?
中国制造业仍具有成本优势
由于劳动力价格连续上升、人民币大幅升值以及净出口占GDP占比下降,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出口已经失去往日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甚至对于2季度GDP形成拖累。
事实上,根据2010年科隆德国经济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2.25欧元,在所有研究的40多个欧亚经济体中排倒数第二,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低于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劳动力成本仍然是中国的优势。
如果把制造过程中的原辅料成本归为可贸易成本,人工、制造费、等其他制造成本归为不可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将主要影响以美元计价后的不可贸易成本变动。
其中,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来看,采掘、部分化工行业等制造成本中不可贸易成本占比较高,这使得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仪表设备、交运设备、家电等行业的不可贸易成本占比相对较低,也使得人民币升值对这些行业的制造成本上升影响相对较小。
考虑到制造成本只是整个销售价格的一部分,即使人民币升值10%,绝大部分行业以美元计的销售单价的上升应该普遍低于5%。
况且,虽然近期人民币升值明显,但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腾讯财经表示,人民币近年来采取的是一种波动式的升值。因此预计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将会以缓慢的节奏运行。
此外,近年来,不仅人民币在升值,使得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损害作用减弱。人民币升值期间诸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在同步升值,其中部分货币升值幅度更大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中国出口竞争力相对全球贸易而言并未减弱的原因。
出口货品结构升级 外贸重要性将显现
综上可见,认为中国出口竞争力将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而减弱的观点有些过度悲观。
特别是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占比持续在升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中国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相似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目前,中国在化学制品、至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出口货品中,排名和份额都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制成品和机械设备出口金额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进一步确认,外部需求也将逐渐转暖,出口的重要性将在下半年逐渐体现,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进一步回升。
调研机构Global Sources公布了对2013年下半年的中国出口商调研结果,调研覆盖了中国广东等四个重要东南省份的503个出口企业。从结果来看,回答未来半年出口收入同比有所增长的对象为70%,这个结果已经好于2012年以来的所有半年度调研。
该结果也与月初公布的PMI数据相互印证。8月1日公布官方PMI数据中,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衡粗线较大幅度回升。也进一步证实了内外部需求的回暖,为外贸数据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