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央行

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这个节点下调是否及时?在实际货币政策的制定中,中国央行有多大的权力?世界上其他央行能否保持其独立性不被干扰?

背景

2009年央行采取的是极度宽忪的货币政策,一年的银行贷款投放达9.6万亿,是常规年份的2倍,错误的货币政策成了推高物价的直接原因。

批评者们日益发现,美联储实际上就是一个未经选举的财政机构。它对特定机构的救助构成了信贷的分配和诡异的大规模银行融资行动。

央行独立性真是一种迷信?
2012-05-18 第 589期

“中国经济触底的希望是否被击个粉碎”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进口在内的各项经济数据的增速均出现下滑,就连领导层非常关注的发电量数据上,也仅仅实现了0.7%的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范围不断扩大。

以至于有市场分析人士说,形势已经糟到市面上连“与我们之前预期一致”的说法都没有了,尽管通胀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仍有悲观者认为这是“把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触底的希望击个粉碎!”[详细]

年内第二次降准是否及时?

5月1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旋即在微博上称赞此举“是对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及时反应”。不过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指出,“央行选择降准的时点有些滞后。汇丰PMI已经连续六个月在50以下,早已经预示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大。”

屈宏斌的担心不无道理。5月16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称,5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整体接近零,而存款则继续流失2000亿左右。报道一出,当日开盘四大行就引领股市低开,全天A股成交惨淡,尾盘跳水,沪指大跌1.21%,绿油油一片,却了无生机。

比股市更惨淡的是实体经济。本周新世纪周刊也刊文指出,由于实体经济变冷,民间实际贷款需求很小,银行放贷非常困难。[详细]

事实上,自从央行今年2月18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市场对于第二次降准的猜测就没有停止过。央行也让无数专家丢尽了颜面,从3月拖到4月,又从4月拖到了5月。直到5月12日,当所有人都去周末度假的时候,央行公布了消息,此时,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早已哀鸿遍野。而且0.5个百分点的力度,也让市场大呼不解渴。

央行的反应真的很慢?

近几年来看,央行的决策确实有足够的理由遭到各方的诟病。综合来看,就是非常注重短期行为,常常是先犯错误,再用不恰当的货币政策来纠正错误。

比如:2009年央行采取的是极度宽忪的货币政策,一年的银行贷款投放达9.6万亿,是常规年份的2倍,大量的信贷投放给这几年的通胀埋下了隐患,错误的货币政策成了推高物价的直接原因。

从2010年开始,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央行又不断采取发行央票、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通货膨胀,从当时的调整效果来看,央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效果并非大家想象的来得快。一直到2011年8月,CPI走势才开始触顶回落,但面对不断高企的食品价格,目前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可以遏制。[详细]

一边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一边是大型央企垄断贷款资源;一边是看起来很美的通胀数据,一边是老百姓的叫苦不迭。虽然都和央行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但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部门,央行夹在中间,里外不讨好。

其实央行很冤

事实上,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中央政府,都在一个困局中挣扎:如果给经济降温的刹车踩得过猛,可能会扼杀经济增长。但如果任由通胀加剧,可能又不利于国内消费者,还会给出口商和银行带来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李稻葵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坦率地讲述其在央行两年任职过程中的收获,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关于央行独立性的看法。李稻葵彻底否定了人们对于央行独立性的固有认识,将央行独立性视之为一种神话,称“独立性是一种无益的迷信”。

他给出三个理由:一是中国领导人一般任期十年,因此不会产生竞选连任所带来的政治冲击;二是央行与经济机关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更强有力地抵御地方政府、股票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三是中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危害有极高的警觉性。

李稻葵以过来人的身份为世人解读了央行略显“尴尬”的处境,因此我们很难将目前糟糕的经济形势,归咎于一个没有独立性的货币政策“执行”部门。

中国央行前顾问、经济学家余永定曾表示:谁是中国的“伯南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相当于中国的央行行长)?答案是没有;重要决定都是集体做出的,所以可能会错过抗击通胀的最佳时机,因为决定须得到上级的批准,有时上面要耽搁很久之后才会给出“放行信号”。

央行能否两全?

为什么国家就一定需要中央银行?有些国家没有中央银行,也照样发展,复杂的金融体系也可以逐步建立起来。而有些国家因为中央银行而遭罪,比如津巴布韦。

美联储体系创自于1913年的国会法案。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联储的政策导致了通货膨胀以及1920到1921年间的经济萧条。

加拿大本来没有中央银行,但由于只有少数几家银行,其支行遍布全国各地,可以抵御地方性的提款危机。至于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只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压力下建立于1935年。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的双重目标,即稳定价格和促进就业是否合理就充满了争议。美联储不是汤姆·克鲁斯,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达到两个最优任务对美联储而言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受到了质疑

美联储第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出现在2008年秋天,当时是为了应对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产生的流动性危机。之后,美联储又连续推出了第二轮货币量化宽松,目前市场甚至在等待第三轮。

因此,批评者们日益发现,美联储实际上就是一个未经选举的财政机构。它对特定机构的救助构成了信贷的分配和诡异的大规模银行融资行动。而低利率政策是只是银行支持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没有一项美联储的政策是会修补银行体系,对大银行的重新注资,却没有把融资计划扩大到中小银行。现在的银行只是寻求扩大股份,而不是补充资本充足率,因此让经济雪上加霜。更有甚者认为,美联储必须停止以货币政策的名义行财政政策之实。美联储用纳税人的钱来为衰落的银行融资是一个可怕的想法。[详细]

央行的救赎

事实上,过去数年中国的高通胀和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与中国央行缺乏独立性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中国现行经济决策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权力过度集中,其结果一定是:央行具有很强的制造通胀倾向。

中国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由财政、统计、金融系统官员及学界人士组成,要说这些人在讨论货币政策时,完全没有自己的部门利益,恐怕不是事实,要求他们每个人都从央行银行家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恐怕也不现实,这样,相互之间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掣肘,有可能使货币政策偏离最优。

相反,地方政府、股票投资者、房地产开发商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影响到最高的政府决策,并间接体现在货币政策上。要隔离这种影响,最重要途径是赋予央行独立性,使其能相对超然地面对这种压力。[详细]

结语

央行似乎在为目前糟糕的经济形势承担责任,但很显然我们不能过多地将一个没有独立性的货币政策执行部门置于口诛笔伐的风暴眼。只有向民让利,进一步实质性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才是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关键字解释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职能时的自主性。费雪(Fischer)把中央银行独立性划分为目标的独立性与手段的独立性两个方面。
四种央行独立性模式
美国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较强的独立性。美国1913年《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联邦储备系统行使制定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双重职能。美联储实际拥有不受国会约束的自由裁量权,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部门”。
英国模式,名义上隶属财政部,相对独立性。尽管法律上英格兰银行隶属于财政部,但实践中财政部一般尊重英格兰银行的决定,英格兰银行也主动寻求财政部支持而相互配合。1997年格兰银行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向第一种模式转化。
日本模式,隶属财政部,独立性较小。大藏大臣对日本银行享有业务指令权、监督命令权、官员任命权以及具体业务操作监督权,但是1998年4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修正《日本银行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实现向第一种模式转化。
中国模式,隶属于政府,与财政部并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相关专题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4月份多项数据增速回落,央行自5月18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在保增长…[详细]

全球央行会议

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于市场期待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不置可否,未暗示将推出…[详细]

热点调查

您认为下调存准率会不会加剧通胀? (必选)
您认为下调存准率会不会推高房价? (必选)
您认为下调存准率是否利好股市? (必选)

微博观点

毛木子: 这次目的就是让对央行不太了解的人,初步认识一下央行,为什么政策总是慢了一拍?为什么独立性成为“无益的迷信”?

南都评论:央行没独立性,货币超发取向难改。过去30年中国都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一种表面光鲜的经济总量。

巴曙松:李稻葵在在中国央行学到的三点体会中,到对央行独立性的认识是金融界不少人已意识到并认可的。

策划团队

联系我们

作者:毛木子
邮箱:neomao@tencent.com
策划:姚江波、王梁
官博:t.qq.com/qqcjgc
个人:t.qq.com/neomaomuzi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腾讯网财经频道

往期回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