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封面
这个在厚厚的眼镜后眯着两眼,说话永远慢声细气的男人,体内却蕴藏着惊人的能量。但能量的释放,却能把握住恰当的火候——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能做的事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谈起房产税,他对腾讯财经直言不讳地说,这个税种在逻辑上“不大合适”:老百姓交了土地出让金,但只有70年产权的“租借期”,土地还是国有的,征房产税相当于政府向政府自己的财产征税,却由老百姓来支付……但刘晓光同时又说,征收房产税是大势所趋,“不会改变了”,似乎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一违反逻辑的事情。

又比如限购。与任志强的炮轰不同,刘晓光承认限购是一种行政干预手段,不应长久使用,但他同时认为,限购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是不得已、必须要使用的。“对于当时抑制房价,抑制投机,是有好处的。”他认为限购最终是要被经济调节杠杆取代的,但同时却不愿预测限购政策的退出时点。——的确,不受约束的行政权力,何以预测?

刘晓光承认首创集团作为国企,从创业之初便占据了资源优势,他曾经的政府官员经历也给他的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他喜欢说的一句话却是“市场上见高低”,他认为,“国进民退”的争论对他而言压力不大,因为首创的三元化经营(基建40%、地产40%,类金融20%)基本都是通过竞标而赢得项目。

他尽力地用市场手段来改造国企。曾经尝试引入美国的黑石等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此改变首创的单一国有体制,最终却因为证监会和国资委的一纸文件而化为泡影。而这是他从商以来的最大遗憾之一。

刘晓光很推崇万通的股权结构,国企泰达占股30%多,民营公司占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自然人股东。他认为这种混合国有、民营、个人股东所有制的企业更有生命力,约束力更强。

羡慕万通,认为联想的改革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似乎显示刘晓光对首创集团整体性的产权改革似乎已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太大了”。但同时他又坚定地认为,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股权多元化,肯定是一个大趋势。——也许,有一天这一趋势愈加明朗之时,他便会重启这一目前看似已经放弃的计划?

对于国企收益的分配问题,刘晓光一方面认为需要让老百姓普遍享受到收益权,但同时又认为,目前中国仍处于“做大蛋糕”阶段,不应为分蛋糕争论太多。

看起来有些捣糨糊,但这或许与他的经济学理念有关。他在中国金融博物馆的那次读书会上分享说,影响自己最深的是实证经济学理论。

网上搜索一下实证经济学,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对立,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

搁置价值判断上的争议,只为更好地做事,他更像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有媒体称他为“红顶商人”、“血管里的血特别红”,而苏小和则认为刘晓光是个戴着锁链的舞者。这把“御赐”的锁链给了他可利用的优势资源,也给了他束缚,他在锁链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遵循自己想要的舞步。“他似乎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历史的传承体系中,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关于腾讯|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1998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