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姚明说:“我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人有了欲望才建立伟大的文明、国家,但如果欲望不得到控制就会变成贪婪,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很多的罪恶。”
这个答案和他一年之前所给出的一脉相承。一年前,同样在博鳌,同样作为青年领袖参加论坛,姚明说:“当我拿到第一张NBA10万美金的支票时,确实很幸福。但是幸福之后,你会有无止境的欲望,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姚明说,相比物质来说,“我们最缺失的是信仰,信仰中包含道德。在某个时候,我需要某些依靠。但是在我的文化背景里找不到。”言谈中,并不掩饰自己有时的迷茫和困惑。
如今,告别高峰体验和忙碌的运动员生涯,回到熟悉的城市,并且重返校园,姚明有了更多的安静时间来思考、沉淀这一切。
访谈前,姚明拿起话筒,看了一下,然后调皮地问:“我的话筒有LOGO,而你的没有,会不会心里不平衡呢?”访谈后,他站起身,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在房间里慢慢地踱步,边走边寒暄。有时停下,想一想,再继续说,就像是一个平凡的邻家大男生。只是偶尔抬起头时,才突然想到他的身高,想到他是“不平凡”的姚明。
从校园生活、到管理心得,再到几次不太成功的投资经验,姚明对每个话题张口即来。他的语速有些快,回答也简短,但从每个答案,无论是直接回答的还是间接回避的,都能感受到他对此的思考,以及坦诚。
思考,是必须的。因为30多岁,其实也是一个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年龄了。更何况,是一个充满阅历、经历过巅峰体验、同时酝酿着新起点的30岁呢?
而坦诚,却是难得的。不要说时常面对媒体的公众人物,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在经历社会、职场的熬炼后,在30岁的时候,面对并不熟悉的人,也并非都能保持一份真诚和坦然。更何况,是一个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呢?
“我希望通过我所熟悉的方式,向大家传达一个信息,或者希望改变大家的一些想法。我们做很多事情未必是要求回报的。”姚明说。练体育,可以为了完善和挑战自己;做慈善,可以是为了让自己很快乐,“我们未必一定要介意外部的目标,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内在的目标。”
或许,为自己的内在目标、而非外在衡量标准而活的人,会更容易保持一份坦诚和简单。那么,什么是当下的姚明,为自己设定的内在目标呢?
对于家庭、学业、球队、慈善,这几项在生活中各占多大比例的问题,姚明给出的答案是:这些没有办法量化。“如果我说了哪样最重要,都会得罪另外几个方面。这几方面都非常重要。这是组成我整个生活的很重要的环节,各个都是很重要的环节。”
这样的答案,第一眼,容易被看成一种避重就轻的官方式答案。但细想之下,却包含了对家庭的关爱、对工作的专注、对球队的责任感,以至于他不愿意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或一个草率的答案,让其中任何一方受到可能的伤害。
经营的亏损可能被转为盈利;投资的失败可能被转化为成功;知识的缺乏可以靠学习而弥补;家庭的幸福可以靠经营而获得……这些都是外在的目标。当下,属于姚明的“内在目标“,或许就在于朝着这些目标逐渐靠近的过程中,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收获的感悟和沉淀。
毕竟,30岁出头,仍然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希望的起点。 (文/杨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