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编者按:从《南方周末》经济部到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再到今年《21世纪经济报道》十周年,回顾16年来的媒体生涯,刘洲伟很强调媒体的公共价值,他直指很多媒体是被“圈养”的,很多国有产权的媒体导致了当下财媒的过剩状态。显然,他希望自己创办并见证其在市场的考验下打拼、成长的这份《21世纪经济报道》,会被人评价为资本市场的“牛虻”,而不会是戴着理性面具的“帮闲”。

曾经的“不关注”者


刘洲伟出席活动演讲

 1988年,刘洲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气象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报告文学的热爱,这促使他选择了攻读新闻学双学位。

  1990年冬天,深交所和上交所先后敲钟开市,宣告了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刘洲伟说,当时的大学生“理想主义情结”仍未散去,他对这一和“钱”挂钩的新生事物没有关注。但是,班上有一个“先知先觉”的同学,收集了一批身份证,南下深圳排队认购新股,发了一笔在当时看来是“天文数字”的小财。

  据说,这位“先知”后来也曾在资本市场做出了一些事情。而他的同学刘洲伟,则在随后走入了媒体,走进了新闻,最终也和他曾经不关注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关联。尽管声称并不炒股,但刘洲伟和他经历的报纸,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一路走来的观察、记录者。

  南方周末:从“经济与人”到“新经济”


腾讯财经对话刘洲伟(右)

  1994年,刚刚毕业的刘洲伟进入正逐渐升起的《南方周末》,成为了“经济与人”版块的记者和编辑,他做了许多行业的报道,写下了大量在业界有影响、有分量的文章。南周鼎盛时期的掌舵人江艺平曾把刘洲伟采写的VCD系列报道看做是南周经济部“江湖地位”确立的标志。


首 页
开始阅读
下一页
尾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