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封面
在她的官方简历中,我们看到多种身份和光环的重叠。当她坐在你面前,你似乎可以一下子接受,这就是那个记者叶莺、这就是那个CEO叶莺。[详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从几年前开始,柯达的传统胶片业务以每年8%的速度迅速萎缩,2003年,柯达公司原全球CEO邓凯达首次公开承认公司在数码决策上的失误,并自上而下展开“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转型运动,更换高管、裁员、并购。

就在叶莺升职前,柯达刚发布2005年第三季度财报,由于重组带来巨额支出及胶卷销量持续下滑,柯达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亏损。三季度净亏损10.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柯达数码转型的最大障碍是黄盒子(指胶卷)太成功了,成为很难改变的东西。叶莺认为:当时的柯达是条龙,这条龙在数码环境里,体积太大,已经不能存在。这条龙需要找到一条更适合生长的环境。

柯达花了巨大财力建立起的8000家胶卷彩扩王国,因为数码时代的到来样遭到灭顶之灾。外界对柯达的质疑声不断,甚至一度有柯达将被惠普收购的传闻。对此,叶莺在中国启动E计划,帮助彩扩店转型,重新以数码业务为中心开始了柯达在中国的转型。

在风暴中心的柯达必须高速运转,作为柯达全球50位副总裁之一的叶莺每天只能保证两小时睡眠,当年9月柯达在厦门投资近1亿美元,兴建了计算机直接制版版材厂,直接针对中国快速增长的商业印刷业服务;柯达中国开始生产高质量的医用数码干式胶片以及印刷电路版胶片,并正在建立一条全新数码喷墨相

纸整理生产线;柯达欧洲市场的喷墨打印头维护业务也全部转移到中国无锡生产厂;在民用摄影方面,柯达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了传统胶卷的‘开垦计划’,寻找传统影像新的商业机会;在数码相机领域,虽然利润微薄,但柯达也占到市场老三的位置。  

柯达中国的成功是相对的,叶莺把柯达中国转型后的业务比做“三根柱子和一砖一瓦”。“中间这根,是民用产品,如传统的胶卷、相纸和数码相机及数码相机里的存储卡;第二根是医用的部分;第三根是商用的部分,这三根柱子里,都有数码和传统的技术。”

带着在柯达的辉煌履历,2009年5月1日,叶莺女士加入美国纳尔科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

她的主要职责是拓展纳尔科公司在大中华区,特别是中国大陆的业务;领导纳尔科通过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运用公司在水能源和空气方面的专业环保技术和优质服务,帮助合作伙伴达到节能减排等环保目标,与合作伙伴在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实现共赢。

对于这次转型,她说:柯达公司与纳尔科公司是两家有着本质区别的公司,虽然两家公司本身都是以科技来支撑的,但柯达是直接面对客户的,是一个B2C的公司,纳尔科是一个B2B的公司。

叶莺希望她的加入,能够让外界开始重视水处理行业,也重视怎么样保护水的资源,以及水的管理和中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的缺乏、水污染的严重问题——这也是她的新使命。

转型后的叶莺,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角色。在她所获的多项荣誉中,我们看到最后一项是:“2010年:全球绿色经济十大领军人物”。(文/赵磊)

 

 
 
 
关于腾讯|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