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河南濮阳县的胡葆森中学毕业后回到原籍插队劳动,1976年进入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中国纺织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他,被河南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
到香港的第十个年头,攒了几万元钱的胡葆森决定下海。他选中的生意是“炒楼花”(即炒作期房)。几万元当然不够,凭着良好的人脉,胡葆森决心向朋友借几十万。
几十万块钱在当年可不是小数目,而敢于冒险的胡葆森却有自己的判断,“当时看到房地产经过了八十年代后期长期的低迷,到九十年代初期市场开始启动,我觉得是一个机会。
另外,贸易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中介业务,已经比较难做,我们面临着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型问题,所以我开始创业,刚开始就尝试性地做了一些炒楼花的业务。”
然而,创业不久便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胡葆森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战。“1997年,我在香港投资了一层楼,一个半月,46天,赚了大概1700万块钱。接着就头脑发热,又花了1320万投资了一层楼,交了20%的定金。结果金融风暴就来了,这20%的定金三天360万没有了,”他向腾讯财经讲述自己投资失败的经历。
尊重规律才是生存之道
这段经历让胡及早认识到了“规律”二字,“规律就是上帝,这种感觉就是那时候产生的,认识到了上帝之手实际皆是规律。规律在主宰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包括整个社会,所有的事物都是规律主宰了它的运行轨迹,你违反了规律你就要受到惩罚,”他颇有感触地说。
胡葆森坦承,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注重研究规律,“做企业就是在探寻规律,认识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坚持按规律办事,这不同的层面,你越成熟,越认识到规律的作用,你就会越尊重规律。现在之所以心态比较好,就是知道人在规律面前,你永远是一个被支配者。”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香港楼市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黄金时期,胡葆森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是自己多有经验,也不是自己多聪明,主要还是赶上了好时候,”他谦虚地说。
民企生存之道
此后,胡葆森带着在香港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河南,一开始是和当地的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年后,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民营企业家。
从在国企工作到与国企合作,再到全盘接手自主经营,不同所有制条件下胡葆森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坚守到现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