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首页 | 理财 | 滚动 | 产业 | 商学院 | 期货 | 外汇 | 专题 | 图库 | 股吧 | 新品 | 视频 | 财富
证券首页 | 行情 | 港股 | 基金 | 主力 | 美股 | 大盘 | 个股 | 新股 | 权证 | 板块 | 专家 | 行业 | 公司 | 机构 | 跌停榜 | 公告
  本期焦点
 
出品:腾讯证券 跌停榜第
 

日前,深圳发展银行(000001)行长韦杰夫向深发展A董事会辞去行长一职。从去年岁末震惊一时的15亿不良贷款诉讼案,到与《京华时报》的口水战,深发展风波不断 。对于韦杰夫的辞职,深发展并不愿意过多评论。深发展董事会表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人事调动。分析师认为,差强人意的业绩和不得人心是韦杰夫离职的主要原因 ……【全文】【评论

情人节——演绎蓝色妖姬………[1] 中财国企——背后有鬼…………[2]
悬念——忧天……………………[3] 韦杰夫——新桥之痒……………[4]
新桥伎俩:韦杰夫=过桥棋子?…[5] 难题VS较量?……………………[6]
青鸟能脱干系?…………………[7] 骗贷——反咬一口………………[8]
  调查
深发展15亿不良贷款原因:
内部管理造成
中财国企涉嫌骗贷
青鸟系难咎其责遗患多
中财国企简介

中财国企成立于1998年4月,是由国家财政部所属的国企资产优化配置中心发起,联合总后勤部所属中国三优高新科技实业集团公司、商业部所属中商贸易合作公司、煤炭部所属惠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中国人福新技术开发中心、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所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等六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投资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金达5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股东为:中国华兴(集团)公司和惠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者拥有其51%的股权。经营范围包括:实业项目的投资;投资管理,资产受托管理,企业并购策划;融资中介服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咨询服务等。

首创网络简介

首创网络成立于1999年8月,经历了网络股泡沫时代,其最初的梦想是做成面向全国企业客户的集数据、互联网基础及增值服务为一体的一流服务商、行业领导者;并通过业务整合成为世界级电信服务商;成为中国最知名的IT及电信综合服务品牌。

此后,由于2002年5月电信分家及网通公司上市受阻等诸多变故,首创网络经营每况愈下,终于于2004年4季度出现资金链断裂,拖欠房租、水电费及员工工资,连带引发账号被封、保险冻结、被迫搬迁等情况,最终面临被清盘的局面。

情人节——演绎蓝色妖姬
  2月14日是情人节,深发展(000001)却选在今日简短的通报了公司与洋行长韦杰夫分手的消息。公告称,2006年2月11日韦杰夫(Jeffrey R. Williams)先生向董事会辞去深圳发展银行行长一职,该辞职于同日生效。

  1953年出生的韦杰夫,1988年替美国花旗银行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分行,是美资银行在中国第一任行长。1999-2002年间任台湾渣打银行的行长。2004年12月14日,韦杰夫在深发展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被聘为深发展行长,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界聘请的首位“洋行长”,至辞职之日,韦杰夫上任刚刚13个月。截至去年9月底,深发展不良贷款总额约为144.53亿元,而深发展的资本金仅为20亿左右。对于深发展的股改动向,有人提醒大股东美国新桥仅持有深发展17.89%股份,因此大股东送股将很有限,可能发行权证?

·深发展洋行长韦杰夫 “情人节”前夕离任
·深发展:行长辞职为15亿烂账?
·国际化管理模式受阻深发展“洋行长”下岗
中财国企——背后有鬼

  这笔贷款的承接方是中财国企和首创网络,但这个故事的真正核心是香港康实公司。据称,康实公司有一股东名叫陈达成,陈达成与当时的深发展行长周林有联系,双方约定由深发展提供资金,陈达成寻找项目。有意思的是,据知情人士反映,这15亿贷款当时的申报用途分别为建设全国性的连锁网吧及“农村科技信息体系暨农村妇女信息服务体系”(又称九亿网项目),并不是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深发展内部很多人都知道这15亿元是为了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而贷出的。深发展的职员在2003年发放该笔贷款前,曾经到东直门项目现场进行过考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1月19日刊发的题为《深发展15亿元贷款调查周林最后一贷前传揭秘》一文中称,“2003年6月,深发展公司业务部在对东直门项目、中财国企和首创网络进行调查之后,向上提交了一份报告———多位知情人士认为,包括该报告在内的众多书面材料可以证明深发展清楚15亿元将用于东直门项目”,该份报告题为《关于东直门综合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商务区项目调查情况的汇报》。

·深发展15亿骗贷案揭秘 部分贷款被挪香港楼市
·深发展15亿离奇贷款离奇去向 揭示地产世界潜规则
·深发展15亿骗贷案揭秘
·中财国企欲做金融大鳄?
  悬念——忧天!  

  对于7000多名深发展的员工而言,最关注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ONEBANK”战略以及垂直管理等“新政”是否持续?韦杰夫黯然辞职的真正原因无从考究,如果真正原因与其实施的“ONEBANK”战略、垂直管理等“新政”有关,那么,不管谁继任,都会重新制定又一套“施政纲领”,而这套“施政纲领”能给深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2006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确实形势严峻,别的暂且不说,仅就资本充足率一项就让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决策层“头疼”。坦率地说,经营情况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上都深感压力颇大,更何况举步维艰的深发展?目前其3.4%的资本充足率和数百亿元的不良资产,确实不容乐观。离全面开放的“大限”仅有10个月时间,在这区区300天,谁能力挽狂澜,助深发展走出低谷?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深发展将何去何从?人们对此有些担心,看来,这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深发展为何频换帅 韦杰夫黯然离去留下三大悬念
·洋行长韦杰夫走了,深发展还留下什么?
  韦杰夫——新桥之痒  

  新桥投资董事总经理单伟建在一次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说,一次成功的收购除了资本投入外,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管理人。他同时承认,每一次要找到合适的人都很困难。2005年4月11日,银监会监管二部重新划分了对深发展的监管职责,加强了深圳银监局的属地监管职能。有评论认为,“这应该意味着深发展以后面临着(深圳)银监局和银监会双重把关。”而一位接近新桥的人士则向记者表示,与投入的1.5亿美元的资本相比,新桥投资更加在意这宗投资对其未来市场声誉的影响。

  作为一个在国际银行收购中频频出现的参与者,深发展重组如果失败,对新桥投资的影响远不是1.5亿美元能买到的。“从这个意义而言,新桥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盘生意,更是一场名誉之战,”该人士评价道,“正因为如此,新桥必须动用所有的资源把这件事做好。”这个说法的一个旁证是,在有关新桥最近对台湾台新金融控股高达8亿美元的收购案报道中,许多海外媒体都提及了新桥“目前控有深圳发展银行17%的股权,并取得主导权”的背景。

·洋行长韦杰夫意外隐退 深发展再造棋至中盘
·内地首位“洋行长”深发展行长韦杰夫辞职
·绝对讽刺 银监会赞扬深发展洋行长的中国实践
  新桥伎俩:韦杰夫==过桥棋子?  

  据业内人士称,韦杰夫其实已把计划落实到行动中。上任伊始,他就试图在总行和各分行建立起信贷风险控制官和财务执行官的垂直管理体系,并大刀阔斧地更换了深发展18个分行行长。并从此逐步实施起他的战略。从他任职期间所做的一系列举措,确实与原来深发展的管理风格有所不同。所以,有业界人士指出,韦杰夫的离去实际上就是“水土不服”。有的人甚至指出,韦杰夫的经营作风与深发展根深蒂固的管理作风“就是格格不入”,特别在发现并处理巨额不良资产方面,持有不同意见。

  事实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深发展有关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发布公告是上市公司必做的工作,是正常的信息披露,如果韦杰夫不是我国银行业首任洋行长便没这么多事了,该人士甚至指称“某些人的猜测是不怀好意的炒作。”

·深发展新行长或由新桥推荐
·深发展与洋行长分手 董事会正在物色新接班人
  难题VS较量?  

  统计显示深圳地区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已达45家,占辖区内公司数量和市值的比例分别为58%和78%。深发展作为深圳市和深圳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上市公司之一,却迟迟不能进入股改环节,可见深发展在股改问题上切实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深发展的股改难题主要来自几方面条件的限制:1、非流通股比例低,只有27.57%,最大股东新桥投资持股只有17.89%,客观上限制了非流通股以及大股东的对价支付弹性;2、大股东股权来之不易,其参股不会以短期资本利得为目的,因此未必对股改后“流通权利”的获得感兴趣;3、深发展公积金较少;4、在市场期望的认沽权证方面,由于境外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的限制,难以推出高比例权证方案。按照目前已经股改公司流通股股东平均获得率中轴,即10获3股看,新桥投资不可能为了通过股改,而令自己的持股比例降低至3.77%的水平。一般认为,新桥投资较其它上市公司大股东,有更加强烈的维持股权比例意愿,单一送股明显不符合条件。
·深发展的股改难题
·深发展洋行长韦杰夫正式离职 纽曼成改革主导
·韦杰夫辞职深发展行长 否认与“15亿问题贷款”案有关
  青鸟能脱干系?  

  深发展的一则公告,让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下面的资金黑洞得以显露,随后又把“青鸟系”扯了进来。双方的口水战正酣,隐藏在青鸟系历史中的诸多悬疑,也随之慢慢浮出水面北京城东的一个大坑,将深发展和北大青鸟间的勾连暴露无疑。

  15亿元、骗贷、操纵舆论、干预司法公正,深发展与青鸟系的口水战伊始,就贴上了这样刺激的标签。这场口水战始于深圳发展银行2006年1月10日的一则公告,深发展称,该行于2003年8月的一笔15亿元贷款,贷款发放后大部分资金被挪用于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项目权益人为北京东华广场置业有限公司。一周后,北京某媒体刊发《深发展15亿骗贷案揭秘》一文,称“目前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并没有深发展的贷款,这15亿元资金已经陷入了一起恶性骗贷案件,其涉及金额之大,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更为严重的是,其中部分资金已经被转移到了海外。”

·口水洗不净“青鸟系” 与深发展勾连暴露无疑(1) (2)
·深发展不会再有大量不良贷款
·深发展15亿元贷款
  骗贷——反咬一口  

  深发展日前将《京华时报》告上法庭,此事因《京华时报》"15亿骗贷案"报道而起。今日,深发展就此事项进行了披露。深发展表示,2006年1月16日和23日,《京华时报》刊登文章,对深发展向中财国企投资有限公司、首创网络有限公司及其系列企业发放共计15亿元贷款等情况进行了报道。该报文章带有明显倾向性,严重歪曲事实,误导社会公众,侵犯了该行的名誉权,该行已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京华时报》社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已于2006年1月26日受理了此案。令事情更为复杂的是,2006年1月18日,深发展又发布公告,称该行注意到某媒体对上述事项进行了报道,经调查,该媒体是深发展此前公告中提及的诉讼中被告人的关联人。

·深发展状告《京华时报》"15亿骗贷案"再起波澜和
·深发展变更诉讼请求 北大青鸟自认“冤大头”
· 深发展状告《京华时报》侵权
出品:腾讯财经 制作:愚人 联系电话:010-62671058
腾讯股票频道声明: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