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首页 | 理财 | 滚动 | 产业 | 商学院 | 期货 | 外汇 | 专题 | 图库 | 股吧 | 新品 | 视频 | 财富
证券首页 | 行情 | 港股 | 基金 | 主力 | 美股 | 大盘 | 个股 | 新股 | 权证 | 板块 | 专家 | 行业 | 公司 | 机构 | 跌停榜 | 公告
  本期焦点
 
出品:腾讯证券 跌停榜第
 

据悉,华夏证券本周正式更名为中信建投证券,届时华夏证券这一名称将正式作古。目前,中信建投重组华夏证券工作已接近尾声,华夏证券各营业部正在为正式更名做准备。曾经是全国最早的三大老牌券商之一,但以往的辉煌已经随同华夏证券一起,成为历史的记忆。

不是没有进行过挽救。1999年底,在华夏证券曝出问题之后,中国证监会派驻“四人工作小组”,信心十足地开始改组、处理,然而公司在这段时间里依然发生多起严重违规行为。日前重庆分公司原总经理王林被正式逮捕,在原华夏高层签字允许的情况下,王林非法融资、骗贷两亿多元;重庆分公司账外经营累计亏损达5.68亿元。到现在,尽管已经改头换面成了中信建投证券,但华夏证券的余震并没有结束……【评论

  最新消息
·独家:华夏证券——腐肉阴魂并没随风而去!(19日)
·华夏证券下周更名中信建投证券(17日)
·华夏证券重组完成 中信建投19日挂牌(16日)
·华夏证券黑洞:噬人还是自噬?(13日)
·华夏证券翻牌在即又曝26亿国债窟窿(11日)
·华夏证券总部席位持续流出神秘巨资(09日)
·华夏证券自营盘再度活跃(08日)
·全国三大老牌券商之一:华夏证券之死(28日)
  调查
华夏证券的沦落说明什么?
中国券商已经病入膏肓
证券风险变为金融危机
从现在起远离证券市场
华夏证券介绍

华夏证券曾是全国三大证券公司之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一级自营商、兴华基金管理人分支机构及营业部网点遍及全国。

十年来,华夏证券已发展成为国内业务功能最齐全、交易手段最先进的大型证券公司。华夏证券成立于1992年,当时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工商银行,但1999年华夏证券股权从工商银行剥离出来后却因涉案而处于一段管理的真空期。当时由中国证监会委派四人临时工作小组代理行使管理权。

直到2001年5月,北京市政府才正式接管华夏股权。据悉,当时北京市政府是在行政命令下接管华夏证券,并没有做审计。直到后来华夏自营亏损问题暴露出来后,北京市政府才对华夏亏损问题有所掌握,而此期间造成的亏损已达25.2亿元。

业务范围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
发行和代理发行各种有价证券;
自营和代理买卖各种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的代保管、鉴证和过户;
代理还本付息、分红、派息等权益分派;
基金和资产管理;
企业重组、收购与兼并;
投资咨询、财务顾问;
外币证券业务等。

四人帮之殇
  1998年7月10日,是华夏证券命运转变开始。这一天,在证监会的要求下,华夏证券向全体分支机构下达了“110号文件”并开始对违规事件进行查处。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华夏证券被查出有30亿元左右的保证金被挪用,这直接导致了时任董事长的邵淳离去。审计工作完成之后,1999年8月,经时任中国证监会常务副主席的陈耀先推荐,证监会派出以赵大建为首的“四人工作小组”进入华夏证券。“四人工作小组”的人事任命,既不是由董事会推荐,也不是由股东大会选择,而是由以证监会为主的上级主管部门向公司董事会作了“不可改变的推荐”。

  “四人工作小组”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力,而赵大建则迅速把自己从国泰君安带来的23名旧部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当时,副总一级,包括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不由董事会任命,也不向董事长和总经理负责,也是由主管部门作“不可改变的推荐”,但形式上还是由董事会任命。这一干部管理程序的结果是高管不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也无法向股东大会和监事会负责,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没有说“不”的权利,责权利严重分离。

·全国最早的三大老牌券商之一:华夏证券之死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正式成立 十三年华夏证券落幕
貌似新生 黑洞依旧

  从材料来看,两者兼而有之。在华夏证券历尽曲折、重组几近成功之时黑洞扩大,难道有关人员不知道问题一旦暴露将产生怎样严重的后果吗?事实上,华夏证券26亿国债窟窿一出,其翻牌即陷入尴尬境地,接手的中信建投证券随即上报给国务院,新一轮审计、处理指日可待。貌似新生,却故态依旧,其内在逻辑何在?

  华夏证券的情况可用“上下交相迫”来形容。一方面,在华夏证券危机爆发后,资金链极度紧张,在客户讨债、总部不能弥补资金缺口的情形下,很多为总部融资的营业部就将客户存在华夏名下的国债予以透支。另一方面,据媒体报道,由于公司秘密账户被封,华夏证券总部部分员工的工资都成了问题。新东家中信投资与建银投资不是救世主,他们只对一个新生的证券公司负责,而无心也无义务对一个旧壳负责。

·华夏证券黑洞:噬人还是自噬?
·华夏证券一分为三 翻牌在即又曝26亿国债窟窿
欠债还钱 如何交代

  前不久,一批债权人打着欠债还钱横幅聚集在华夏证券北京总部大门口,强烈要求华夏当局归还他们被华夏“锁定”的资金。其实,这只是纠纷开始的序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华夏证券的清算工作还没开始。据悉,由于华夏证券坏资产庞大、资金窟窿多、涉及单位广,因此清算工作举步艰难,也就是说清算工作才刚刚开始。清算是矛盾集中爆发期,也是债权债务凸现的时候,华夏证券将怎样应对呢?

  话说回来,名义上华夏证券已经消亡了,但消亡的是空壳,它的腐肉和阴魂并没随风而去。华夏证券如此归宿,据说是国务院批示的结果,主要是考虑稳定,依照华夏证券景况应该比南方证券甚至还糟糕,而及时宣布成立中信建投也是为了稳定。因此,目前的华夏并没有脱胎换骨,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还正等待处理,也可谓置身多事之秋呢。

·华夏证券债务纠纷难平 资金窟窿会否激怒投资人
·更替 在稳定中悄然进行--写在华夏证券谢幕前夕
·华夏证券昨大唱“空城计”
  神秘资金玩什么花招?  

  去年以来华夏证券问题不断曝光,以致被中信建投全面托管。常理上,新东家中信建投接管后更是不可能允许华夏总部开展大量的自营业务。而恰恰是这个时候,华夏证券总部的交易异常活跃,是否有新鲜资金注入华夏了呢?

  有消息人士推断,虽然华夏证券大不如前,但人脉资源、渠道资源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从二级市场来看,华夏重仓股火箭股份已经蜕变成超级蓝筹股,其他同类华夏坐庄的股票也有再度活跃的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自营盘方面,华夏应该不缺资金。

  华夏内部人员也印证了这种观点,但该人士特别强调,“华夏证券的自营盘通道,都走各自的分支营业部,从华夏证券总部席位打出的成交量不大可能是自营盘!”那么,华夏证券总部席位释放的巨量交易资金究竟从何而来呢?从公开信息来看,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华夏证券总部席位流出神秘巨资
·华夏证券接过“涨停板敢死队”大旗
·"华夏证券"频现公开交易榜
·华夏证券在清仓存货?
  中信——趁热好打铁  

  在经历了2004年极度深寒之后,证券业间的并购重组令市场瞩目。2005年8月12日,未能将广发证券收入囊中的中信终于在长久沉默后,对华夏抛出了橄榄枝,累计出资21.9亿元入主华夏证券。

  此次入主华夏证券,中信将与中国建银投资共同出资筹建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建投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注册资本为27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公司出资比例为60%,出资额16.2亿元,受让华夏证券现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而建投中信注册资本19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出资5.7亿元,出资比例为30%,其将受让华夏证券现有的非证券类资产;建银投资则出资24.1亿元,接下华夏证券41.6亿元的不良资产。

  
  华夏证券内部的人士表示,目前券商收购一般会看这个标的公司的业务量和负债率。如果业务量较好,负债又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样的券商被看中的可能性就大。收购华夏证券虽然负债率较高,但该公司的经纪业务、基金销售等表现不错,这或许是中信选择华夏的一个理由。
·加快并购速度入主华夏证券 中信谋划扩张版图
·G中信:以21亿控制了46亿的华夏证券
·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
·中信证券收购华夏证券开始实质性操作
  周济谱欠火候  

  周济谱上任后开始对华夏内部的分公司进行重组,目的就是削弱赵的势力,而且周济谱试图动赵大建的根基,着手对太极集团、西藏矿业两只股票调查,并于2003年5月1日下达"经营管理十大禁令",不准账外经营,不准擅自对外担保,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搞任人唯亲,直指华夏证券经营中的几大弊病,也明显针对赵大建。

  然而,周济谱的行为不但没有成功降服赵,反而孤立了自己。据披露,在一次干部考核中,周济谱的支持票数竟然排在赵大建及其他高管之后。执意改变现状的周,同力保既得利益的赵,矛盾逐渐激化,并最终让华夏证券种种见不得光的事情大白于世人。

  一位曾深入接触过华夏证券的记者透露,导致华夏证券垮掉的起因之一,就是周济谱与赵大建的矛盾公开化。2004年6月周济谱和赵大建一同被免职,同年9月对周济谱和赵大建的专项审计开始进行。按专项审计报告,周济谱任董事长期间,对公司虚增利润、掩盖亏损负有直接责任。不论周的出发点如何,这种欺骗行为不能帮助华夏证券摆脱火坑,反而失去了外界的信任。华夏证券重组困难重重,也有重组方等待审计结果,不敢贸然出手的考虑。

·谁搞垮了华夏证券?
·华夏证券四地巨亏超13亿 还有多少人逍遥法外
·华夏证券三人转
·重组大局已定 华夏证券涅盘待过三关
  审计了谁啊——白搭!  

  据了解,证监会在任命赵大建担任民族证券党委书记后,明确地提议他担任董事长。然而,这一任命最终未能在董事会通过。

  现年52岁的赵大建在业内名声很大,人脉颇广。1983年至1994年,赵大建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团委、党委任职。1994年1月至1999年7月,他担任国泰证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赵进入华夏证券是在1999年。此前一年,华夏证券刚刚完成“银证脱钩”,原五大发起股东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将所持股份转让北京市政府。

  至1999年8月,公司原董事长邵淳由于一个投资项目而被调查审计,随后被撤职。当时,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正在重组之际,赵也正准备另栖新枝,于是经证监会推荐调任华夏证券,担任四人临时领导小组组长。据闻,赵当时曾带多名老部下一齐进入华夏证券,并掌控公司各要害部门,引起四人领导小组其余成员的不满。

·《财经》:审计华夏证券
·审计华夏证券 内部人士称审计报告披露有所保留
·华夏证券审计之十大问题 亏损触目惊心
  生死之间~~~~~~较量  

  据传,2005年3月,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报告,就华夏证券重组问题作汇报,希望得到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5月,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就此报告作出批复。

  批复共有三点:一是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出资;二要做好华夏证券原股东和债权人的工作;三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批复下发后,相关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重组工作。"华夏的问题不能再拖了,账上只剩下4000多万元了,负债高达60亿元,重组结果应该在两周之内公布。"华夏证券一位前高层说。据华夏证券内部人士介绍,截至2004年6月,华夏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16亿元,委托理财规模为34亿元,而投资股票的市值缩水至7亿元,自营投资累计亏损17.9亿元,另有十亿余元的经营性亏损。华夏证券的亏损额总计约为55亿-60亿元。

·据传,黄菊亲自为华夏证券重组作批复
·民族证券原总裁被捕 华夏证券前总裁赵大建空降
·华夏证券生死之间
·中信25亿收购华夏证券又一次显露自己的牙齿
  信达——凑热闹还是分残羹?  

  近期,关于这项巨额资金究竟由谁提供,哪家公司将在华夏证券“危难时刻显身手”有着不同传言。

  有消息称,因可以避免内部整合过巨,信达集团的投资获得了华夏证券的认可,不过又有传言称,采用控股方式入主华夏,同样可以保证华夏证券内部损耗降低的中信集团才是真正投资者。在华夏证券重组的关键时刻,似乎哪种传言都有可信的成分。

  信达成为首选信达入股华夏证券的具体细节仍在商谈之中,信达昨天拒绝对相关报道发表评论。目前华夏证券本身包括各级员工,都较为倾向于信达前往重组华夏证券,主要原因是信达不包含券商业务,这样对华夏证券的现有班子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冲击,重组后也省去了券商业务的大规模整合,几乎能够“兵不血刃”地保持经营的持续性。

·信达已经注资华夏证券? 注资额可能为20亿
·信达中信均怀收购意图华夏证券重组之谜待解
·华夏证券待价而沽 信达入主悬而未决谈判进行时
·华夏证券将获50亿注资,援救计划由信达为首实施
腾讯股票频道声明: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