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根除病毒重要,根除饮食文化陋习更重要
文/梁启东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
在中国几年文明史上,“吃在中国”一直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标识,中华饮食既创造了缤纷多彩的文化瑰宝,也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饮食陋习,对野味的嗜好就是特别突出的一种。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捕捉、运输、买卖、烹饪、食用野生动物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吃野生动物是一种身份象征,一种财富炫耀,一种心理满足。狂吃野味的直接后果,乃是造成野生动物的种群迅速锐减。比如穿山甲,因为其鳞片可以入药,所以穿山甲鳞片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中国是穿山甲鳞片的最大消费国;同时作为著名的野味,食用可以“大补”,导致穿山甲成为全世界走私数量最多最严重的非人类哺乳动物,现在在亚洲、非洲几近灭绝。
许多动物与人类患有共同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乙型脑炎、流感、炭疽等。另外,动物身上的曲霉菌和寄生虫所引发的疾病多达百余种。人吃了这些动物后,极有可能受到感染,动物的病毒一旦传播给人又极易发生变种,人类社会现有的药物很难治愈。甲肝、飞禽传染病、SARS、禽流感、H1N1流感等,很大成分都是动物传染所致。
非典时期,果子狸一夜间家喻户晓、人人喊打;今天穿山甲、蝙蝠又成为人民愤怒声讨的对象。让一种小小的野生动物背上“黑锅”,穿山甲、蝙蝠惹谁了?!野生动物没有主动侵占人类的空间,也没有想和人类打一场“病毒战”。相反地,是人类不断地侵犯野生动物的领土,甚至让它们没有生存的余地。就是在入侵了野生动物的领地、打破了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的“亲密接触”中,野生动物把它们身上的病毒作为礼物“回报”到人类身上。
毋庸讳言,新冠疫情给人民的健康安全、给国家经济和国际声誉都造成了损失。但同时也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疫情的祸首与其说是穿山甲、是蝙蝠,倒不如说是人类自己;我们在消除新型冠状病毒的同时,也要消除体内这种顽固的饮食文化病毒。痛定思痛,现实逼着我们深刻、认真地反思我们传统的饮食文化,反思我们与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动物界的关系,反思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类特别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典危机让人们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反思,曾经提出革除饮食文化陋习的问题。比如“拒绝烹饪珍稀动植物”,比如分餐制,比如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比如争做“绿色厨师”活动等,但是没过多久,人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天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笔者建议来一场深刻的饮食文化革命。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在分餐制、绿色烹饪、节俭用餐上做些深入探索。特别是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根除贪吃野味的陋习,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让我们更多地更深地去反思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作为经营者,坚决拒绝野生动物的买卖交易;作为消费者,坚决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根除病毒重要,根除饮食文化陋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