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华为、高盛等名企高管新东方论坛共话“面向未来该怎样培养孩子”

2018年11月24日,第十一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聚焦“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旨在唤醒父母更健康、更理性地爱孩子,使孩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心智成熟的社会公民。
本次活动特意设置了名企高管对话环节,意在从名企用人角度看未来人才新趋向,给当下父母及教育界以启发和思考。
主持嘉宾:
陈庄 新东方国际合作部总监
对话嘉宾:
范翔 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
李凌 澳洲麦格理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理董事总经理
俞婷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人力资源经理
Q1: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项数据,就是未来社会65%的工作今天还没出现。我把孩子送到名校,学好的专业,毕业之后会发现,孩子所学专业对应的工作或许已经不存在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今天该怎样培养孩子?
俞婷君:的确是这样,我们现在很熟知的一些公司,包括过去很熟知的一些公司,慢慢都不存在了,我们现在学的专业知识可能未来也会被淘汰。其实,我来自于华为这样一个科技型公司,这样的公司都有一些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变化非常快。
同时,即使没有这个数据,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现在的同学,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到公司之后都是不能直接运用的。那么,对于应届生来讲,对于孩子的培养来讲,更关键的就是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要不断地去学习、去适应,当然,他还要对外部行业、外部环境具有敏锐感。
李凌:首先,你要勇敢,敢于打破现在的僵局,愿意进入全新的行业。其次,还是要有善良的初心。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你未来的工作就更可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
范翔:我想重点讨论一下有关未来不确定的事情。我刚入行时是90年代末,那时还没有手机,但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大发展了。所以我非常同意这一点,10年以后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怎么培养下一代的人才,这是很重要的话题。出于这种考虑,尽量不要让孩子再去往重复性的工作这个方向发展了,因为机器的学习能力一定比人强。比如司机这个工作,将来可能无人驾驶是个主流。再从投行的角度讲,有很多财务分析,将来可能全都是机器来做。
另外,我们将来看重的更多的可能是你的创造力,是人的创造力,而不是机器的创造力。虽然将来可能机器越来越会作诗,甚至会创造更多的东西,但是人的原创能力依然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Q2:名企在招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什么能力?那些发展得好的人,他们有什么共性吗?
俞婷君:我们在看人时,首先有一些硬性条件,比如毕业院校或者学历等。此外,我们也会更关注一些软性条件,比如,第一,是不是有创造力,因为在我们这个行业,特别需要你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二,就是团队合作能力。校园与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从小,父母会给你创造很好的环境,让你好好学习,你的目标是考高分,读好学校,甚至出国。这一切是靠你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但进入职场后,你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团队合作,你要借助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这也是企业里经常讲的,要先成就别人,先成就客户,才能成就我自己,这就要看你能不能跟人友好地去分享,去互动,去交流,去沟通,去帮助,去获取帮助。这决定了你在岗位上能够走得远、走得好。
李凌:其实我特别看重体育精神,因为我觉得人可以在体育的竞技中收获毅力、耐力及抗逆力。职场的不确定性非常大,甚至你的合同已经定稿,仍然存在不能签下来的可能性,但如果你知道如何转变状态,继续往前走,就很重要。体育精神往往能赋予你这些能量,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
范翔:我看到的、观察到的,尤其是在金融界,能走得比较远的人,我们把它总结成几个“商”。
首先,智商得高。你能揽这个活。
第二,情商得高。在这个行业里,情商要高到一定程度,从团队精神上也能看出来,你怎么和别人合作。
第三,逆商得高。要有抗压的能力。
第四是睡商,即睡觉的能力。为什么?我们面试时经常问一句话:你晚上睡不着干吗?其实就是考验你会担心什么事。如果你担心到一定程度,甚至影响了睡觉,那就一定走不远。如果一个人既能工作抗压,又有家庭,还有各种兴趣爱好,能把它融合在一起,这个人才会走得比较远。
最后一点是多样性和包容性。高盛在发展过程中,包容性、多样性文件一直贯穿其中。
Q3: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企业对学历的要求,大家已经趋同了,因为简历已经没有区分度了。大家认为这是个起步价,拼的恰恰是其他能力。您作为一个雇主,怎么看?
俞婷君:现在很多学生很困惑,要不要读研或读博,因为他们认为企业在这方面会有一些限制。我不得不说,有一些行业,有一些特定岗位,对学历是有要求的,确实需要很专业对口的人才。
但很多岗位,比如工程师,企业对学历没有明确要求。我就是提供一个面试的门槛,欢迎不同学历的人进来。只要你能够进来,证明你的能力,进来之后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对待的。
另外,对于工程师职位来讲,创造性最强的年龄就在22岁以后那几年间,那也正是读硕或读博的时间。
许多同学觉得本科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继续读书,不过是把这个过程往后推三年,但这三年我又没有做出好的改变,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到最后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不是说企业一定有对学历的划分,这个东西越来越淡,我们会更多地看人才的个体。只要你优秀,一切都不重要。
站在华为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招聘时会看重三个方面。
一是胸怀世界。中国的公司已经从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很多领域,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时候,我们就要求未来的人才要有世界观,有国际化视野,要有更高的高度。
二是坚韧平实。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大家功利心很强,目标导向也很强。恰恰在这时,许多事你要实现突破,就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三是洞见新知。这就是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说的。我们鼓励孩子们要有探索精神,我们在招人的时候也会看他有没有探索的精神。
李凌:我们比较看重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认知变通能力。因为我们需要跨文化、跨语言,甚至跨领域的一些能力,这样才能够足够迅速找到能够在中国对接的投资者。
第二是团队合作。你可能同澳洲人、欧洲人或者美国人合作,你要了解他们的认知程度,你也要能够包容他们。在他们眼里面,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经济、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人才,从一些角度讲,他们觉得还有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我们从后来的赶超者的角度上讲,也要去包容到他们的一些不理解或者对中国的误解。
第三是情商。包括抗逆力、乐观的态度、自律等都是很重要的。
Q4: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最愿意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是朝着哪个方面发展?
范翔:从焦虑的角度讲,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超越自己,其实这挺难的,我一路进入好学校、好公司,更多的是运气,真的是挺难想象小孩有那么好的运气……中国现在中产阶级可能有许许多多,但是大家仍在共同竞争有限的资源。我们当然是希望他努力上最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对他没有一个硬性的期待值,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希望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样呢?我有三个小孩,老大今年7月份的时候环绕青海湖骑了一圈,12岁的时候需要家长写一个对他们的寄语,我们写到几点,我就摘几点来说。
首先,是好奇心。我希望他对这个世界,对人生永远保持好奇心,这一点可能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原动力,对所有的未知有好奇。你到了哪天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了,可能人类就没法再进步了。
其次,是自控力。能有自控力的人比没有自控力的人走得更远,你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要有挑战权威的精神,要有责任、有担当。
最后一个是爱。虽然爱是一个挺难去懂的词,但它是解决一切矛盾的一把钥匙,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公司与公司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你学会去爱,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敌人,爱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挺大的课题。如果掌握了这个,尤其在人工智能掌握的社会里面,就能更好地发展。
李凌:我看重的首先是体育,我周一到周五不会给孩子安排语数外补课,我觉得对男孩子来说,体魄第一。第二,我会比较刻意地带孩子去旅行,它能让你收获非常多的东西。第三,我觉得奥数是个好东西。它能让孩子的思维逻辑性更强、广度更宽、深度更深。
俞婷君:我本人可能工作比较忙,能陪伴孩子的时很少。跟其他家长一样,我会焦虑,会迷茫,会愧疚。但我觉得,作为职业女性,我们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好的心态。
一次,我发现女儿报的兴趣班只有她一个人,我就跟她沟通,问她是否愿意调班。女儿坚决地告诉我,这是兴趣班,如果调整了,她就不去了。后来我就没再多管。让我很吃惊的是,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孩子的兴趣发展得特别好。
所以,你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所有的创造性,最本源的东西,都来源于你的爱。你发自内心地热爱做这件事,你才能做好。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平台,让他去找到他热爱的事情,支持他,将来孩子一定不会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