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过千亿的京东金融 在怎样做技术输出这门生意?
近日,京东金融宣布,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协议,融资130亿元,投后估值约1330亿元。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三季度完成。
京东金融是中国第一个提出金融科技定位的公司,目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这也引发了一些疑问:金融业务利润高,为什么不做了?京东金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自营业务?
独特的B2B2C商业模式
2013年京东金融成立之初,也希望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与数据资源做自营业务,但很快发现中国其实不缺科技能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一家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这个判断最终推动京东金融战略迭代,把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定位从金融公司变成了科技公司,通过服务B端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机构服务C端用户的能力与效率。
从京东金融开始,业界众多互联网背景的公司也都纷纷转型金融科技,向传统金融机构做技术输出,行业格局为之一变。
京东金融现在的定位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企业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将数字资产化,从资产端、资金端两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京东金融在做怎样的技术输出
先来看看京东金融有哪些资源。背靠京东集团,流量足够大,数据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足够有优势,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技术方面,京东金融在AI、数据挖掘等方面也积蓄了足够的能力,并引入了大量顶级人才。
具体的产品层面,已经形成了银行开放平台“工银小白”、银行全流程数字金融服务“融信云”、全流程零售信贷平台 “北斗七星”、企业发薪与福利管理服务“随薪发”、ABS云平台等多种产品。
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京东金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B端产品可能普通用户接触太少不好理解,我们从一些最终服务C端的产品中,看一下京东金融的技术怎样帮助金融企业做好产品,更好地服务个人用户。
以我们熟悉的白条为例,目前早已走出京东体系,延伸到旅游、租房、装修、教育、汽车、婚庆、医美等大众消费场景,在这一过程中,京东金融向场景方与资金方输出自己的风控能力,资金方可以获得优质资产,场景方可以扩大销售,而最终用户可以获得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再以信用卡为例,京东金融成立了信用卡运营服务子公司,整合京东金融自身动态、多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及在信用卡方面的业务能力,为商业银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信用卡运营服务,针对信用卡获客、风控、贷后管理等一系列痛点,输出用户洞察、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精细化运营以及大数据等多方面技术能力,从而提升银行的信用卡服务水平。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与12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发行了多样化的联名卡产品,用户申请量超过千万人次。小白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京东金融可以帮助合作银行大幅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以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相关权益回报用户,实现了用户与银行的双赢。
自营业务为技术输出打基础
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都很强大。这也引发一些猜测,认为京东金融做技术输出并不彻底,自己保留了大量自营金融业务,因此算不上是一家做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公司。
这种说法其实忽视了一点,即金融科技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实际的开发与运营中逐步实现的,金融科技能力的构建,需要数据基础,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场景与业务需求,换句话说,没有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跑通或者验证过的技术或者模型,是很难被机构客户所接受的。即使在联合开发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产品开发与运营经验,也没法为客户输出能力。这就使得技术输出机构保持一定的自营业务是必须的。
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表示:我们所有收入的本质来源是基于数字科技的,比如我们现在消费金融的白条和金条,如果你看它的本质,我们用的是完全基于算法的数字风控模型。从创业之初到未来,我们相信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我相信我们未来技术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京东金融代表了数字科技公司服务金融行业的新趋势——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共同推进金融业服务的水平,最终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体验。
京东金融是中国第一个提出金融科技定位的公司,目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这也引发了一些疑问:金融业务利润高,为什么不做了?京东金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自营业务?
独特的B2B2C商业模式
2013年京东金融成立之初,也希望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与数据资源做自营业务,但很快发现中国其实不缺科技能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一家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这个判断最终推动京东金融战略迭代,把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定位从金融公司变成了科技公司,通过服务B端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机构服务C端用户的能力与效率。
从京东金融开始,业界众多互联网背景的公司也都纷纷转型金融科技,向传统金融机构做技术输出,行业格局为之一变。
京东金融现在的定位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企业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将数字资产化,从资产端、资金端两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京东金融在做怎样的技术输出
先来看看京东金融有哪些资源。背靠京东集团,流量足够大,数据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足够有优势,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技术方面,京东金融在AI、数据挖掘等方面也积蓄了足够的能力,并引入了大量顶级人才。
具体的产品层面,已经形成了银行开放平台“工银小白”、银行全流程数字金融服务“融信云”、全流程零售信贷平台 “北斗七星”、企业发薪与福利管理服务“随薪发”、ABS云平台等多种产品。
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京东金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B端产品可能普通用户接触太少不好理解,我们从一些最终服务C端的产品中,看一下京东金融的技术怎样帮助金融企业做好产品,更好地服务个人用户。
以我们熟悉的白条为例,目前早已走出京东体系,延伸到旅游、租房、装修、教育、汽车、婚庆、医美等大众消费场景,在这一过程中,京东金融向场景方与资金方输出自己的风控能力,资金方可以获得优质资产,场景方可以扩大销售,而最终用户可以获得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再以信用卡为例,京东金融成立了信用卡运营服务子公司,整合京东金融自身动态、多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及在信用卡方面的业务能力,为商业银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信用卡运营服务,针对信用卡获客、风控、贷后管理等一系列痛点,输出用户洞察、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精细化运营以及大数据等多方面技术能力,从而提升银行的信用卡服务水平。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与12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发行了多样化的联名卡产品,用户申请量超过千万人次。小白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京东金融可以帮助合作银行大幅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以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相关权益回报用户,实现了用户与银行的双赢。
自营业务为技术输出打基础
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都很强大。这也引发一些猜测,认为京东金融做技术输出并不彻底,自己保留了大量自营金融业务,因此算不上是一家做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公司。
这种说法其实忽视了一点,即金融科技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实际的开发与运营中逐步实现的,金融科技能力的构建,需要数据基础,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场景与业务需求,换句话说,没有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跑通或者验证过的技术或者模型,是很难被机构客户所接受的。即使在联合开发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产品开发与运营经验,也没法为客户输出能力。这就使得技术输出机构保持一定的自营业务是必须的。
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表示:我们所有收入的本质来源是基于数字科技的,比如我们现在消费金融的白条和金条,如果你看它的本质,我们用的是完全基于算法的数字风控模型。从创业之初到未来,我们相信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我相信我们未来技术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京东金融代表了数字科技公司服务金融行业的新趋势——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共同推进金融业服务的水平,最终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