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家庭杠杆率是去杠杆的应有之义
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银行是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主战场,目前首要的问题是把杠杆率稳定下来,并尽可能降下来,企业、政府杠杆率要降低,居民家庭的杠杆率也要降低。郭树清说,居民家庭借钱消费、买房投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很危险。“我们是个高储蓄的国家,过去是我们的很大的优势,如果借钱比存钱增长得快的话,我们这个优势就会丧失。所以降杠杆非常重要,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3月9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具体工作抓手。对于去杠杆,有个基本的共识,即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要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太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会减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财务危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杠杆率过高而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增加,会影响去成本效果。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讨论了几年了。目前形成的普遍共识是,地方政府债务的确不能增加了,杠杆率要降低。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去杠杆的着力点放在了企业和政府方面。
对于家庭降杠杆,一些人认识还比较模糊。有人提出在企业和政府去杠杆时,家庭可以加杠杆。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家庭的杠杆率还不高,还有提升空间;二是家庭加杠杆有利于刺激消费。但是,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去杠杆是整个社会去杠杆,而不是一边去,一边加,因为那样是用杠杆的结构变化代替去杠杆本身,并不可取。
郭树清在回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明确了两点:一是居民家庭借钱消费、买房投资增长速度快很危险;二是家庭加杠杆会让国家的高储蓄优势丧失。事实上,郭树清就是在强调,中国家庭不具备加杠杆的条件,企业、政府和家庭都要降杠杆。郭树清关于家庭杠杆率的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所谓家庭可以加杠杆的观点错误之所在。家庭作为数量最庞大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杠杆率的大增,危害还要远甚于企业和政府杠杆率的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杠杆率的飙升。
中国人的传统收支观是“量入为出”,在这样的收支观支配下,中国的家庭杠杆率长期以来都很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市场经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透支消费”逐渐成为常态,家庭杠杆率也随之上升,但增幅还不算快,并且这种透支基本以相对稳定的预期收入为基础,收支基本合理,可以说,杠杆率还是适度的。而随着过去十几年来房价上涨,很多家庭或为居住需要、或为投资投机需要,开始贷款买房,家庭杠杆率增幅变大。部分家庭贷款数额远远超过预期收入,家庭支出远远超出收入能力。考虑到中国家庭数量的庞大,如果对这样的情况不加以遏制,其风险可想而知。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已渐成型,家庭降杠杆问题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家庭因买房而增加杠杆率,不但无助于提振消费,反而会让消费疲软。很多家庭省吃俭用还房贷,只能压缩生活开支,更不要说增加提升生活品质的开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加杠杆也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形成需求掣肘。
由是观之,降低家庭杠杆率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是去杠杆的应有之义。同企业和政府降杠杆一样,家庭降杠杆也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