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前总裁卡恩涉嫌性侵犯被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卡恩2011年5月14日在纽约被逮捕,因涉嫌对纽约时代广场索菲特酒店女佣进行“性侵犯”。 …[详细]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银行巨头们私有的欧美中央银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经济命脉的银行家们所掌握的(欧美中央银行一般是私有的,这些国际银行家们掌握了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这些政府真正的幕后之手)国际金融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详细] |
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 法国政治人物。1956年1月1日出生在巴黎。曾经是国际律师及女商人,后由德维尔潘政府邀请加入法国政府。从2005年2月至今先后担任法国外贸部长级代表;法国农渔业部长;法国经济,财政,就业部长;法国经济,工业,就业部长;法国经济,财政,工业部长【此为2010年11月13日菲永政府改组后的最新职称,国内媒体通称“法国财长”或“法国经济部长”】是迄今为止,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任期最长的财政部长。
《福布斯》杂志曾在2009年将其评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排名第17位】,《金融时报》同年将其评为欧元区最佳财长。拉加德是法国首位女性经济部长,她在法国政界和民间都颇受好评。因为在美国长期工作的经历,她大概算是法国政府官员中在美国最有名的之一。自从担任经济部长以来,她已经多次到中国访问。 IMF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因性丑闻下台后,虽然并没有打破欧洲人担当IMF总裁这一“潜规则”,拉加德的当选也可谓众望所归。她上任后首先将面对的,便是希腊国内反财政紧缩计划引发的示威行动对欧元区整体稳定的威胁。法国总统府则表示,IMF对拉加德的任命是“法国的胜利”…[详细] |
波兰政府全力支持拉加德波兰财政部长公开表示,拉加德是最适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候选人,波兰政府会全力支持她。 …[详细] | 法国政府提供竞选资金据路透社报道,法国政府将为本国财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竞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提供资助。 …[详细] | |
阿联酋支持拉加德竞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瓦姆通讯社当地时间12日也表示该国将支持拉加德竞选IMF新任总裁一职。…[详细] | ||
盖特纳或必须支持拉加德拉加德和来自墨西哥的阿古斯廷卡斯滕斯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的合格人选,不过他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支持拉加德接任这一职位。 …[详细] |
阿古斯丁·卡斯滕斯 优势: 1.在学术领域,他提出了新兴经济体商业周期的五个重要特征,以及调节相应经济波动的政策解决方案。 2.多次强调自己作为经济学家以及新兴经济体代表的特点。 劣势: 1.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克劳德·巴菲尔德认为,卡斯滕斯最大弱项在于,尽管他自称代表新兴市场国家,而事实上,他更多地代表了墨西哥以及一些拉美国家。 2.墨西哥与美国关系的紧密也被认为是其缺乏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3.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IMF经济学家对记者说,IMF总裁之选更大程度是政治博弈。其中,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并不愿改变欧洲人担任IMF总裁、美国人任世界银行行长的既有格局。 |
|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优势: 1.做事雷厉风行,有决断力。2009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欧元区最佳财长。 2.曾长期在美国工作,任国会议员助手,与美国沟通自如。 3.已得到欧洲以及非洲国家支持,美国以及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尽管尚未明确表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 劣势: 1.拉加德代表欧洲,而欧洲目前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并向IMF借钱过多,有可能影响拉加德的公正。 2.缺乏正规经济学学术训练。 3.拉加德如今身陷“腐败门”。法国检方先前指认她2007年涉嫌滥用职权。 4.还有人认为IMF当中已经有太多法国人担任过总裁。IMF成立来共有10位正式总裁。若拉加德当选,将成历史上第五位法国籍总裁。 |
孟泰克-阿卢瓦利67岁,印度政府最高智库计划委员会副主席,曾在世界银行、IMF和G20担任过高级职务。 | 阿克塞尔-韦伯54岁,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前德国央行行长。韦伯曾是欧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 | 尚达曼53岁,新加坡财政部长,2001年7月被《商业周刊》选为带领亚洲改革的50名领袖之一。 |
IMF历任总裁 | ||
---|---|---|
任期 |
姓名 |
国籍 |
1946年5月-1951年5月6日 | Camille Gutt | 比利时 |
1951年8月-1956年10月 | Ivar Rooth | 瑞典 |
1956年12月-1963年5月5日 | Per Jacobsson | 瑞典 |
1963年9月1日-1973年9月1日 | Pierre-Paul Schweitzer | 法国 |
1973年9月1日-1978年6月17日 | Johannes Witteveen | 荷兰 |
1978年6月17日-1987年1月16日 | 雅克-德拉罗西埃 | 法国 |
1987年1月16日-2000年2月14日 | 米歇尔-康德苏 | 法国 |
2000年5月1日-2004年3月4日 | 霍斯特-克勒 | 德国 |
2004年3月4日-2004年5月4日 | 安妮-克鲁格Anne Krueger | 美国 |
2004年5月4日-2007年11月1日 | 罗德里戈-拉托 | 西班牙 |
2007年11月1日-2011年5月19日 |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 | 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