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1年,“走出去”战略写入《十五计划纲要》,同年,中国入世成功,成为WTO的一员,十年间大大小小的海外并购案例都值得深入分析……

1

2011年年初以来,中国民企在全球跨国并购的舞台上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媒体按照并购金额大小排序推出的“2011中国民企海外并购十大案例”,其中,海航集团斥资3.29亿欧元参股西班牙NH酒店连锁集团的案例名列榜首……[详细]
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再加上中国过剩的外汇储备,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民企很可能成为全球跨国并购中最有活力的商业力量之一。社科院研究员李众敏也认为,当下美欧债务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经济动荡,对中国企业海外抄底正是一个绝好的出手机会……[详细]

海外并购主要风险

(一)政治法律风险
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政策连续性等发生变化,造成投资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
由于并购融资背负债务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本损失,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三)经营风险
并购后,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上的协同效应,导致竞争力下降等问题
(四)并购整合风险
并购还需要对被并购企业的治理结构整合,避免内部出现权利纷争,利益冲突等问题

热点调查

入世十年中国海外并购进步了吗 (必选)

海外并购目标由资源转向技术与品牌

中企海外并购大幅攀升 目标由资源转向技术品牌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交易数量逐年上升,投中集团11月16日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至今达到最高值139起,较2006年22起上升5.32倍。交易规模亦呈整体上升趋势, 2011年至今交易规模达到1783.2亿元,较2006年421.2亿元上升3.23倍…[详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绩单

入世十年,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有喜有忧,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在探索中前进着……

攻城略地

中联重科CIFA

2007年,意大利的CIFA公司落入中联重科的眼帘。CIFA公司成立于1928年,在世界混凝土行业排名前五。金融危机到来,遭受重创的CIFA母公司Ma-genta不得不变卖资产偿还债务。

中联重科完成对CIFA的并购后,即着手对双方资源的整合,同时保留ZOOMLION与CIFA两个品牌,保持CIFA队伍稳定、保持CIFA独立自主经营。

公司品牌在欧洲、海湾、北非、南美客户忠诚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中联重科混凝土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
中联重科,在业界被视为一只“温和的狮子”,决定并购前,又在各个细节上做了仔细调研,在与CIFA交流时,詹纯新则告诫所有高层,要在适当时候有所“示弱”。
光明乳业信联

2010年5月末,光明乳业参与竞购;去年7月,公告此一海外并购事件;去年11月,履行所有交割手续;一年之后,2号工厂完工。

新西兰信联乳业在被光明并购之前一直亏损。经过一年的整合,目前它已完全扭亏为盈,今年仅1月至7月,信联收入超过9亿元人民币。

尽管目前多家乳品企业通过海外加工、海外建厂等方式获得进口奶源,但他们显然没有光明的动作大效率高
光明乳业的底线是“牢牢掌握董事会的控制权”,负责制定战略规划;信联负责业务层面的经营管理,在战术方法上允许有差异,但在战略方向上“必须和光明乳业保持一致”。
华菱钢铁FMG

华菱钢铁2010年注资FMG公司,交易价值12.718亿澳元,华菱拥有17.3%的股份以及一名董事,华菱成为FMG仅次于董事长Andrew Forrest的第二大股东。

华菱是从长远利益出发构架这个项目的。正好碰上全球经济低迷,FMG迫切需要中国资金与市场的支撑,给了华菱低成本介入的大好时机。

FMG的股价由2009年2月入股时的2.37澳元/股上涨至2011年11月11日的4.82澳元/股,华菱投资回报率超200%。
在金融危机的低位,华菱投资了FMG,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稳, FMG的生产运营稳步上升,潜力巨大,目前,FMG发展态势良好。
联想IBM

2004年初,联想开始了与IBM的谈判。12月双方达成协议,联想以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知名品牌IBM的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从而组建起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 5月1 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并购后联想采取了保留了原IBM高管、总部移师国外、加薪等一系列策略稳定员工队伍,使新联想得以持续发展。

根据IDC在2011年10月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联想出货量已超越戴尔,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
联想对外成功地化解了来自政治层面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收购前的充分准备和收购期的信息传播,有效的抵制了“中国威胁沦”的舆论,顺利通过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

折戟沉沙

上海汽车双龙汽车

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时就受到双龙员工的反对。并购后,上汽就对反应过于激烈者施以强势打击压制。

这种"以眼还眼"很快导致了反对者以及双龙工会强烈反弹,他们以更激进的方式瞄准"共同的仇敌"。

3年持续不停的内讧后,双龙宣告停业,上汽集团投入的40亿元耗损净尽
从股权布局讲,大股东领有话语权无可置疑,但万万别去试图掌握绝对的话语权,须知,强龙也有压不过地头蛇的道理
中海油优尼科

2005年,中海油并购美国优尼科,先是收购计划被美国媒体泄密,接着在规定时间内错过了报价的最佳时机,,反倒让美国雪铁龙公司掺和进来,抬高了价格,最后中海油的报价不得不每股多出了12美元、总计数十亿美元。

而后在收购的关键时刻,"中海油以贯彻国家的能源战略为己任"、"中海油作为大型国企担负着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等内部讲话又被媒体公诸于众,从而引起了美国政客和愤青们的愤怒。.

2005年8月3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一起轰轰烈烈并被业界看好的跨国收购就此以失败而告终。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企业“对国际政治阻力估计不足”
中国平安富通集团

自2007年11月起,平安集团共计斥资人民币238.38亿元购入富通集团股票。

在次贷危机蔓延成近八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 金融危机之后富通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荷兰比利时政府胁迫富通集团董事会同意廉价全盘出售其盈利能力最佳的银行和保险子公司,占富通集团原有资产的95%左右,给富通只留下有限的国际保险业务和已成十足垃圾的美国次级债券。

2008年10月29日收市,富通股价仅为0.83欧元,平安238亿元投资已亏掉95%
信息不对称,整个投资处于“被蒙蔽”状态;次贷危机大背景下,没有对危害作足够准备;政治风险估计不足,事发后缺乏掌控能力
TCL汤姆逊

2004年1月29日,法国总统府,李东生与汤姆逊CEO达哈利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出资4.7亿欧元成立TCL-Thomson电子有限公司,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其中TCL出资3.149亿欧元,控股67%,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兼并世界500强企业 。

汤姆逊在并购前的2003年度已亏损17.32亿元人民币;汤姆逊之所以急于合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彩电业务已连续多年亏损。

TCL在05年、06年连亏两年,戴上了*ST的帽子,07年才好不容易实现扭亏。
实践全球扩张梦想的同时,必须警醒资金链问题。并购后的整合期,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判断稍有失误,成本黑洞就可能无限扩大

微博热议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收听

网友留言

专题策划:Simon Zheng E-mail:azraelzheng@tencent.com
返回腾讯财经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