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3日,A股历史性一幕上演。当日沪指最低跌至2245点;而在十年前的2001年6月14日,沪指最高见到2245点。十年一轮回,A股“奇迹般”退回到2245同一点位。在经济高增长、上市公司成长性均领跑世界的背景下,是什么导致A股十年“零涨幅”? 腾讯财经特邀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市场人士,与广大网友共同探寻中国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共同探索中国股市新政。
二十多年前,股票市场在意识形态的敌意中,作为主导制度的异类能够在中国产生,并且在此后的时间里得到发展,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适当的定位: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在上证指数跌破十年前水平的今天,再一次思考我们证券市场的定位问题,难免感慨良多。[详细][林义相微访谈]
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定位是关键,股票市场的定位影响甚至决定其它重要方面,如市场地位,市场结构,投资者队伍,资金来源,监管,发行,交易,投资者回报,乃至市场的规范程度和发展前景等。[详细]
为企业筹集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但是筹集资金并不代表是其唯一的功能,并不代表“圈钱”是股票市场的至高目的,更不能因此忽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漠视投资者的利益。[详细]
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最终来自公司创造的价值,即利润。但是,国有企业在理论上不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现实中不能够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客观上确实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详细]
初期的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经营方面的“慢性问题”,通常有一定的底线,但这同时也是股票市场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用主义定位。[详细]
唯一可能的出路,在于把着眼点从融资方转向投资方,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以统一的监管原则平等对待各类上市公司,以投资者的角度审视和要求融资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