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首页
网站导航
邮箱
381
2011.6.2
往期回顾
一个穷困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但这一个人仍然按照现行起征点缴税。这合理吗?
这正是当下以个人收入为基础核定税额的做法。假如换一种思路,改成按家庭征税,也就是在衡量整个家庭负担之后,定一个更加高的减免额,使得这个人可以纳更少的税或者不纳税。这样会不会更合理?
要充分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需要对现行税制进行大手术,最终走向按家庭征税,但现实是怎么样的呢?
按家庭征个税更加公平正义
[它将家庭整个负担考虑在内]
以家庭取代个人作为个税的基本计征单位,它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生活现实。从家庭出发征税,将免征额设定为涵盖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才能更好的保障家庭不因个税而受到伤害,现行征税方式下,许多属于基本生活费的生活成本或家庭开支,如孩子的学费、无收入老人的赡养费、房贷月供或房租费、家庭成员看病医疗的个人支付费用均不在个税免征或扣减范围之内…
[详细]
[可以针对性的减免税负 甚至进行补贴]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个税调整的多赢方案不是增加一般的个人减免额,而是增加赡养人口和住房负担的特殊减免额(既站在家庭的角度上,决定个税减免额),对无税可抵免的低收入阶层,国家应为其等额支付部分社保缴费……
[详细]
但专家认为短期之内实现不易
[理由一:家庭的定义及人数统计上成障碍]
家庭征税涉及到家庭的定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称,比如孩子赡养着老人,我们的户 籍制度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老人的赡养怎么进行界定?比如这个老人有几个孩子的话那界定给哪一个 家庭呢?另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由于中国户籍信息还不够详细,按家庭为单位征 税的想法虽好但落地很难……
[详细]
[理由二:摸清家庭负担是一件难事]
每个家庭的支出总是复杂而不相似的,除了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普通支出之外,房贷、医疗支出等都 是构成一个家庭负担的重要部分,在考虑家庭负担的基础上对家庭实行个税征免势必将衡量家庭的多项 支出成本,这将给纳税工作带来较重的负担……
[详细]
[理由三: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个税容易流失]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基本上是由公民工作单位代扣代缴,这等于在公民收入的源头上竖起了一道关口,使个税征收有了便利的条件。如果将个税的缴纳从目前的按个人征收改为按家庭征收,税务机关 很难在家庭收入上建立起像个人征收那样的一道关口,个税的流失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详细]
以家庭为单位征税 到底有多难?
[律师刘福元认为这些说法都经不起推敲]
按家庭征收综合税制的优点非常明显,不过总有些专家认为我国当前国情特殊,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律师刘福元认为这些说法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说当前税法规定不够细致,那加速立法就是;如果说收入信息无法共享,那只要建立全国联网的数据库,共享一下就好,技术上又没什么困难;如果说老百姓没有申报个税的习惯,容易造成税收流失,那就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逾期未报的惩处力度……
[详细]
[国外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按此种方式征收]
刘福元律师说道,“马上就按家庭征收个税,的确有难度,但事在人为,改革开放这么困难不都走过来了吗?再说一百多年前压根还没有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人家国外就已经这么做了。如果我们政府真的想去推动这项工作的话,又有什么难的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许多东西都已经和国际接轨了,税制改革为什么不能接轨呢?” ……
[详细]
[就算短期难做到 可否先用折衷方案?]
个税从过去的分向征收向综合征收,这样才叫改革。高级经济师施蔷生分析,今年就实行个税综合改革 ,显然难度很大。但是否可采用折衷修正方案:起征点提高到4000-5000元,同时把个人所需要赡养的 老人和小孩折算成纳税系数,包括按东部、中部、西部三种不同地区的系数考虑。按这个系数和个人收 入来决定纳税……
[详细]
结语
按家庭征税是更为合理、公平的个税征收方式,但一直停留于专家讨论之中,此次的个税改革草案丝毫未触及此点,如此下去,所谓的“综合性税改”将原地踏步到几时?……
你认为个税起征点多少合适?
3000以内
3000
4000
5000
5000以上
你认为我国个税税率是否过高?
是
不是
不好判断
你认为个税是否应按家庭征收?
应该
不应该
不好判断
新的个税草案下,你的个税支出将怎样变化?
减少
增加
无变化
你认为我国个税收入主要是哪部分人在承担?
工薪阶层
中产阶层
富人
你认为新个税草案是否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能
不能
不好判断
聚焦个税改革
人大常委会并未对个税修正草案作出表决,个税改革进二审阶段…
[详细]
个税之痛:劳动未致富
随着个税改革讨论深入,富人纳税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详细]
unclewang@tencent.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
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腾讯网财经频道
本期责编:unclewang
微博热议
更多
推荐微博
腾讯财经
赵晓
华生
李稻葵
本页全选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开放平台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举报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2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