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对许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是个有点让人有点心烦的年头。一方面随着CPI不断高涨通货膨胀加剧,这也意味着在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手中的货币资产却在持续缩水。而在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动荡又让我们的投资遭遇了难题,收益下降甚至亏损,让众多投资者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于是,面对财务危机,老百姓们该如何投资、买保险,如何为自己的生活理出一份清单……

 

陷阱特点:取得投资者信任,以“荐股”为名敛财  

  “下周将要暴涨的大牛股”、“我们推荐的股票已连续一周涨停,现在手中还有类似股票,如有兴趣,可致电我们联系”、“我们有内线消息,能操纵大盘”、“本软件能够自动选股、测算买卖点,为您锁定黄金牛股,让涨停来打开你的财富之门”——类似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事实上,股市的激烈震荡也让很多拿不定主意的股民到网上寻找救命稻草,甚至让流言左右自己的投资决定。
[案例]
  王先生在2007年初投身股市,由于工作忙,平时根本无暇研究炒股理论和市场数据。每晚的荐股节目他每期必看,节目里证券分析师点评大盘和个股,并反复提及某个被“点中”的个股连续上涨的“事实”
 
 
避免股市中陷阱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只选择正规合法的证券经营机构、咨询公司,并参与合法的证券投资行为;二是提高自身的投资水平,不将自己的投资盈利建立在别人的观点上;三是不要起贪念,股市里天上掉馅饼的事很罕见,但地下埋陷阱事却很多。

陷阱特点:市场热点及高预期收益吸引投资者眼球,欠缺风险提示和产品说明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业绩增长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铺天盖地,产品宣传手册中收益率往往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殊不知就是这些看似亮点的收益率中却隐藏着“陷阱”。
[案例]
  陈先生2006年底投资10万购买某挂钩股票的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时只知道该产品最高年收益16%对产品说明里的计算公式却一头雾水。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人,看重的是银行的信誉,期望在低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比存款更高的回报。但事实并不乐观,次级债让国外银行暴露出了风险控制问题,由此看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也需谨慎,购买前提是充分的了解。对理财产品及其发售银行的了解越多,误入“陷阱”的可能性就越低,在购买前应尽量收集相关信息,产品说明书尤其要看仔细,购买时理性面对销售人员。

陷阱特点:“国外基金”做噱头,借基金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  

  购买基金已经成为大众理财手段,基金总规模已经超过3.2万亿元。持续两年多的牛市给许多基金投资者带来了财富,随着国内基金投资的持续升温,一些不法分子将基金作为作为噱头,运用网络、短信等各种渠道进行诈骗。
[案例]
  2006年底,临安的小马从亲戚那里得知了一个赚钱的好门路。只要投资1100美元在网上买一单“美国科技基金”,每天可以坐收55美元的返利,赢利率5%,相当于ST股的一个涨停板,而这样的涨停板可以保证连“吃”50个工作日。
 
 
那些听起来像是天上掉馅饼的投资往往就是陷阱。对于投资基金的朋友,您一定要到合法的销售机构购买合法的基金产品,在进行境外投资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境外投资基金等各类骗局的警惕性,只有通过合法的境外投资渠道进行理财,才能有效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陷阱特点:后续服务态度冷淡,理赔无保障  

  每个人都需要保险,但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应选择的保障也各有偏重。保险公司的产品通常都有其特定指向,业内有句俗话“没有不好的保险,只有不适合你的保险。”而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公司与个人的桥梁,良莠不齐的问题客观存在。投保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误入“陷阱”。
[案例]
  保险代理李某被告上了法庭,起因是投保客户无意间发现保单并非保险公司开具,而是由李某私下伪造。据公安部门调查,李某从2005年开始收取保费,自己负责理赔。期间共收取8家公司的273万余元保费。
 
 
以上标准有些短时间就能得到结论,有些则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此外签保单时应看清条款,尽量选择声誉好的保险公司,并在公司签约以避免代理人保单诈骗。保险是一生的大事,选择好的代理人会让你受益匪浅。

陷阱特点:鼓吹炒汇高收益双向获利,拉人参与网上操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金融等各个社会领域。各银行提供的“网上理财”、“网上外汇买卖”等金融服务,在活跃了外汇市场的同时,极大地便利了投资者,受到了青睐。在股市振荡当下,炒汇的广告又开始在网络及现实生活中活跃起来。有些投资者却并不知道“网络炒汇”业务是幕后暗藏陷阱的、非法的外汇交易行为。
[案例]
  2007年底,家住深圳的李女士经过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的炒汇平台,首期投入了3万元人民币,在美国汇丰银行开了户。随后,开设交易系统的投资公司指定了一名所谓的操盘手,为他代理所有交易。
 
 
外汇投资应在具有相关资质的银行办理,目前市面上已经推出保证金交易的主要包括:中行的保证金外汇宝,交行满金宝,建行的个人远期外汇交易,工行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外汇投资同样存在风险,趋势判断和风险控制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积累,初涉外汇者应控制仓位降低风险。

陷阱特点:“霸王条款”做伏底,发生纠纷有口难辩

  买房是人生大事,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在购买时都应擦亮眼睛,以防一时不察抱憾终生。“买的没有卖的精”,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强势地位和消费者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防不胜防。
[案例]
  据深圳晚报报导,市民刘先生相中了福田区一个新楼盘。看完楼盘后,刘先生仔细查阅了开发商在售楼处大堂公示的各种证件,包括房地产买卖合同和附件的范本。之后交纳定金4万元认购了两套房。5天后,刘先生交清了两套房子的首期款,共31万元。
 
 
商品房买卖,金额大、周期长、主体复杂、涉及因素多,可设陷阱处多不胜数,也防不胜防。对购房者而言,最要紧的是选择实力强、信誉良好的发展商,在签订合同时,应分清房地产合同中的“要约”与“邀请”,以及“定金”和“订金”的内涵界定,搞清合同赋予双方的权利、义务等。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要多请教有经验的人士或房地产法律专家,对合同中的补充协议要特别慎重。



总结

  理财不易,要防范借理财名义频频出现的陷阱更不易。这些理财“陷阱”所涉及的领域各有不同,而且有些是出于恶意,有些则是销售人员涉嫌虚假陈述。但这些“陷阱”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往往针对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率、投资单一、风险意识不强的特点,伪装成“馅饼”来诱骗人们上当。识别理财“陷阱”,关键还是自己要多些知识,多个心眼。首先,要区分理性目标与非理性目标,根据银行利率、资金通胀等因素估计出可能的资金收益率,并以此为理财目标,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率显然是非理性的。其次,永远不作自己不懂的投资,不了解就意味着要面临风险,而且风险的大小与不了解的程度成正比。最后,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对大众投资者更为有用,在每个投资品种上保持较低的头寸可以减少市场判断失误带来的损失。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8 Tencen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