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美联储再启降息 11月外资加仓 人民币债券988亿元
[摘要]海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成交量激增背后,是他们交易策略趋于多元化,以往海外机构主要采取高抛低吸的交易获利策略,如今他们正一面通过债券通持有债券,一面在境外买入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或套利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植 上海报道
尽管11月美联储暂停降息步伐令美债收益率明显回升,依然无法阻挡海外资本大举加仓人民币债券的热情。
近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净买入988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意味着今年前11个月海外机构累计净买入逾9700亿元人民币债券,年内突破万亿大关“几成定局”。
“11月海外机构之所以持续大幅加仓人民币债券,一方面是他们认为美债收益率回升仅仅是短期现象,随着明年上半年美联储重启降息进程,人民币债券利差优势依然将持续扩大,如今恰恰是抄底布局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很多海外机构发现人民币债券配置额远远低于理想水准,因此他们趁着QFII/RQFII额度取消与同一境外主体在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获准开展非交易过户等政策红利,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对冲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师Aaron Kohli向记者分析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外机构已成为人民币债券现券交易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人民币债券交易达到5670亿元,环比上升5%,占同期人民币债券市场总成交量的3%。
U.S. Global Investors宏观经济策略分析师Frank Holmes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海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成交量激增背后,是他们交易策略趋于多元化,以往海外机构主要采取高抛低吸的交易获利策略,如今他们正一面通过债券通持有债券,一面在境外买入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或套利交易。
人民币债券配少了
多位境内金融机构债券交易员向记者直言,11月海外资本加仓人民币债券规模达到988亿元,的确出乎他们的预期。原因是11月美联储暂缓降息步伐的声音令美债收益率明显回升,导致中美利差收窄不小。
具体而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反弹至1.945%,尽管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回升至最高3.325%,但两者的利差仍然收窄至138个基点,较10月份低了逾22个基点。
“若加上人民币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成本增加额(约4-5个基点中美利差),11月份海外机构加仓人民币债券所获得的无风险中美利差收益较10月份减少了约26-27个基点。”一位境内私募基金债券投资部主管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海外机构之所以愿意在11月份大举加仓人民币债券,很可能是基于明年上半年美联储继续降息的未雨绸缪之举。
法国兴业银行发布最新报告也指出,明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会降至历史低点1.2%,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在明年上半年将降息1个百分点。
“市场正押注美联储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这种乐观预期未必靠谱,因为美联储可能在明年初重回宽松货币政策。毕竟,美国经济结构性变化和低通胀,将迫使美联储最终将基准利率降至零附近。”法兴银行策略分析师Subadra Rajappa指出。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海外机构与法兴银行持有类似观点,因此他们依然对人民币债券持续青睐有加。
“其实,采取加仓策略的海外大型对冲基金不在少数。”一位华尔街大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目前多数华尔街金融机构都觉得人民币债券配少了,必须加快配置步伐。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1106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较去年底增加332家;1531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较去年底增加1028家。
“只要人民币汇率持续平稳波动令汇率风险对冲操作成本维持在低位,未来海外机构每月加仓约千亿人民币债券,将成为常态。”他认为。
交易策略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举加仓人民币债券同时,海外资本的人民币债券交易额同样水涨船高。
整个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实现5670亿元人民币债券交易量,环比上升5%,同比增幅高达127%。今年前11个月,海外机构投资者累计成交人民币债券额度达到约4.8万亿元。
上述境内私募基金债券投资部主管向记者坦言,以往海外机构人民币债券成交量增加,主要是基于高抛低吸的交易获利策略,比如今年7月海外机构押注中国央行不会跟随美联储大幅降息,趁着国债价格低迷(收益率较高)逢低买入,等到中国央行释放不降息信号令国债价格走高(收益率下跌)后,再逢高卖出赚取价差收益。
现在越来越多海外机构不再采取高抛低吸策略,而是在境外买入挂钩人民币国债期货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与风险对冲,这也令海外机构敢于加大人民币债券持有量,带动交易额提升。
这背后,是随着海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日益加大,越来越多海外投行与经纪商顺势研发了各类挂钩不同人民币债券的金融衍生品,供海外投资机构开展套期保值或套利交易。
“此外,10月央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同一境外主体QFII/RQFII和直接入市渠道下的债券进行非交易过户,以及资金账户可以直接划转,也令海外机构更便捷地统计估算自身人民币债券持仓风险敞口,进而在境外找到相应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或多策略套利。”他告诉记者。
在Aaron Kohli看来,光靠交易策略多元化助推海外机构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与盘活人民币债券交易活跃度,是不够的。此前,富时罗素之所以暂时不将人民币债券纳入WGBI(世界国债指数),主要原因是跟随这个指数投资全球债券的欧美大型机构投资者希望人民币债券流动性能进一步改善,以及海外资金在外汇兑换与交易结算方面更具灵活性。
“此外,很多海外机构更愿买入流动性更好的国开债进行各类套利交易操作,因为国开债良好的流动性有助于各类套利交易执行落地,而国债往往被视为长期持有到期的配置工具。”他强调说。这会让海外机构加仓人民币国债很快进入瓶颈期,一旦他们持仓比重达到理想水准,就会逐步削减对人民币国债的投资兴趣。
Aaron Kohli直言,引入并完善人民币债券做市商制度进一步盘活各类债券交易活跃度,以及放宽海外资本参与境内国债期货、外汇期权等衍生品的准入限制,将是持续吸引外资持续加仓人民币债券的新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