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灼见 | 中国车市黄金10年一去不返 拐点已至谁能大有可为?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紫金山夫(资深汽车媒体人)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正如我们所见,过去10年里很多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中的大牛股,在2018年开始出现了下跌甚至断崖式的下跌。当然,这不是指中国车市空间已触及天花板,而是说中国车市的黄金10年一去不返。

事实上,中国车市当然还是那个中国车市,产销依然保持全球领先优势。

低迷和热点共存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去年分别下降4.2%和2.8%。

不过,这是我国汽车产销连续第十年蝉联全球第一,亮点是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汽车出口104.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8%,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对比中美车市2018年度累计销量前十车企,并不难发现,虽然我国销量虽是全球第一,但由于低端品牌车型占比多,利润并非高。

这意味着,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车市,在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提质增效的攻坚战。

“道是无晴却有晴。”话说回来,谁又能否认这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凤凰涅槃之路,在略显枯燥的数字背后,至少说明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超越”中国汽车品牌。

降字当头,拐点已至

没有一点点防备,车市的冬天来了。

2018年,几乎所有汽车厂商的日子都不那么好过,官降大战从年初打到年尾,中间穿插着越来越多的经销商“逼宫”事件,车企裁员潮来势汹汹......焦虑和不安气氛弥漫在整个汽车圈。

即便优秀如前十车企,销量合计同比去年也下降2.1%,支撑得极为勉强。

如果将时间拉长,不难看到,过去10年处于上涨趋势中的汽车品牌,在2018年突然出现销售滞涨,个别品牌甚至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再也回不到当年的销量高位了。

于是,你除了听听专家的“长远来看,仍大有可为”的鼓励之外,只得再寄希望于“汽车下乡”的政策再度落地,将市场的单轮驱动变为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

事实上,对于大宗商品消费来说,除了市场驱动之外,政策的驱动的确极为重要。2018年,受购置税补贴政策取消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双降。

具体看,乘用车方面“降”字当头,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2%和4.1%,四大类车型全部“沦陷”,SUV和MPV车型蓝海不在。

忧中参喜。受货车市场增长拉动,商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回落;新能源汽车则继续保持稳步增张的态势,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暗藏机遇,大有可为

市场降温,增速降档,过去中国车市的黄金10年已然过去,新的拐点将通向哪里?市场人士普遍迷茫。

但如果你了解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史,你就会看到中国车市已然进入了类似美国车市的第二阶段尾声,即存量阶段之前的普及后期。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的预测,我国汽车销量峰值在4200万辆。这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拐点已至,命运会给中国车企再一次的机会吗?

从过去的经验看,历史给跨国汽车巨头带来了一个中国市场红利,现在,谁又将给中国车企一个做大做强的红利?

大行业孕育大企业。业内的普遍共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化开拓上有成绩、有潜力的中国车企应该还有成长的机会,而其他的车企将无奈地提前进入存量消耗中。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无论是五大汽车集团、民营车企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还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们,也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上、国际化上不遗余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市场孕育大机会,消费市场的信心需要修复,但不可否认这依然是汽车行业发展最好的时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reenny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