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毒素门:我不是药神,我家仿制药出问题了
7月5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公告,中国华海药业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检出致癌物质亚硝基二甲胺(NDMA)。EMA随即展开相关评估调查,欧盟各国启动召回。
2017年,华海药业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净利润6.30亿,同比增长27.6%,其中,缬沙坦原料药销售3.28亿元。
毒素门,给了华海药业一记闷棍。6日晚间,华海药业发布公告,公司近期对缬沙坦原料药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评估,在“未知杂质”项下,发现并检定含有基因毒性的亚硝基二甲胺(NDMA)。发现毒性杂质后,华海药业立即停止缬沙坦原料药的商业生产,单独保存库存产品,暂停所有供应。
致癌毒素,到底是欧盟检出,还是华海药业自行检出?两种陈述不同,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作为华海主产品之一的缬沙坦停产停售,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华海药业紧急辩解,NDMA微量,国际上并无行业标准,正是缬沙坦生产工艺的共性;公司已紧急调整工艺,新工艺很快出台,市场还是给了问题药一个教训:两个交易日,华海药业市值损失50亿。
从“药神”变“黑天鹅”,只在一夜之间。
-1-
兄弟反目,华海版“投名状”
其实,华海最出名的,不是缬沙坦,而是兄弟反目的新“投名状”故事。
1983年,浙江化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的陈保华、周明华走出校园,陈保华分配至海门制药厂,周明华分配至台州烧碱厂,当上国企大厂的技术员。6年后,两个同窗好友,一个是制药厂的质检科副科长,一个是烧碱厂的技术科科长。几经商量,两人决定辞去公职,一起“到外面闯一闯”。
1989年,凭着借来的5万元本钱,租用当地农民的养猪场作为简易厂房,陈保华、周明华创办临海汛桥合成化工厂,即华海药业前身。当初陈保华毅然出走的海门制药厂,改制为海正药业,2000年A股上市。2003年,华海药业上市。
海正、华海,同处台州沿海,同样面向海外出口,同为国内最大的特色原料药厂商之一,名称里都有一个“海”字,一时传为佳话,称之为“海派制药”。
特色原料药,英文为API,商业模式与普通原料药厂商一样,都是为制剂厂商生产有效活性成分。与普通原料药厂商不同的是,API跻身世界制药业的产业链,为仿制药厂商提供专利刚刚到期产品的原料药,从而获利更丰。
API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印度两大仿制药巨头南新制药、瑞迪制药。
创业路上,几多艰辛。陈保华、周明华志同道合,亲如手足,两人的妻子,也一同进厂,随夫创业。十多年来,两人同处一个办公室,面对面办公,人称“华海双雄”。1990年,工厂出事故,两次爆炸,现场处置的周明华头部、手臂、腿部烧伤。陈保华得知后,十分难过,“几乎痛不欲生”。
公司做大之后,陈保华主外,负责销售,对外联络,担任董事长,周明华主内,主管研发、生产,担任总经理。2003年2月,华海上市,两人股份皆为29.15%,并列第一大股东。
然而,上市之后,情同手足的陈、周二人出于对实业、资本的不同理解,暗生裂痕,产生分歧。比如,周明华坚持走专业化的实业道路;陈保华则主张资本运作、投资股市。再如,周明华力图拓展美国市场,不惜撇开代理公司,在美国注册子公司,申请FDA批文;陈保华则主张深耕欧洲,美国市场缓行。
2006年,华海结束快速增长,进入调整期,一度业绩下滑,陈、周二人矛盾公开化。
2007年4月,华海股东大会,在事先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周明华及其妻孙青华被“踢出”董事会。这一切,都由周明华的“好兄弟”陈保华幕后主导。在周明华辞去总经理一职后,陈保华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成为华海唯一的“大当家”。
这个故事,听上去怎么有点像电影《投名状》呢?
- 2 -
永远的反对派,引导华海向前
就在周明华出走这一年,他一手主导的申办FDA认证工作,结出硕果。2007年6月,华海制药的汛桥、杜桥厂区,通过FDA认证。同年7月,华海的奈韦拉平片的新药简略申请(ANDA)获得FDA批准,成为国内首个FDA制剂文号。当然,没有周明华这个主心骨,华海的美国业务一直发展迟缓。
2007年的股东大会后,周明华减持,陈保华增持,华海形成陈保华第一大股东,周明华第二大股东的格局。华海双雄,反目成仇。几乎每一次股东大会,二股东周明华都会出席,提出让大股东陈保华“不爽”的议案。当然,每一次,周明华的议案,都以失败告终。凡是陈保华赞成,周明华必然反对。
凡是不利于陈保华的,周明华必然赞成。两人“互掐”,5年如一日,成为华海股东大会的一道“风景”。
2012年,两人的交锋进入白热化,周明华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罢免陈明华兼任的总经理。周明华说,董事会不能搞一言堂、华海不能搞家族式管理、陈保华不能一身兼任董事长、总经理两职。
有了周明华这个永远的“反对派”、“在野派”,陈保华不敢掉以轻心,一心扑在业务上,带领华海在欧洲市场打桩深耕,并启动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从单一出口向出口、国内市场并重的双重转型。
2013年,陈保华甚至高挂免战牌,主动辞去董事长一职,转任总经理。董事长则外聘61岁的原浙江省经贸委医药行业办主任童建新出任。陈保华主动让位,给足了周明华面子,试图缓和两人不可开交的矛盾。
2014年开始,华海解冻周明华一向力主开拓的美国市场。2017年,中国企业一共获得38个FDA仿制药批准文化,华海一家独得10个。4年发展,华海凭借手中积累的53个FDA批准文号梯队形成规模效应,多个产品在销量上领先。而美国正是世界第一大仿制药市场,2020年预计销售量达1100亿美元。
-3-
沙坦替代普利,面临EMA判决
2016年,华海药业的成品药销售,第一次超过原料药及中间体销售,形成成品药、原料药并驾齐驱的格局。2017年,华海业绩增长22%,出口市场30亿元,国内市场19.5亿元,国内国外占比四六开。
2017年,投资百亿的华海科技园,破土动工。
华海业绩向好,陈保华、周明华的关系似乎有所缓和。2017年12月,年事已高的童建新引退,陈保华再次上位,一身兼任董事长、总裁。周明华则再次启动减持计划,7个月减持0.11%的股份,套现4350万元。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陈保华持股26.27%,为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周明华持股19.36%。
其实,周明华虽不在华海担任职务,但作为陈保华永远的“反对派”,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华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业绩方面,即使没有缬沙坦“毒素门”事件,华海在产品线上也面临挑战。华海的主打产品两大类,即普利、沙坦,皆为高血压治疗药物。普利类降压药由于治疗效果不如沙坦类药物,近来增长乏力,缺乏新品,已然老化。2008年,沙坦类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放量增长,沙坦类原料药出口需求强劲。华海得益于此,2011年之后,业务量、净利润放量增长。
自此,华海药业一直靠“利润奶牛”沙坦替代普利,一路推高业绩。如今,毒素门之后,华海药业的沙坦,命运有待欧洲EMA判决。
7月9日,缬沙坦的原研方——诺华制药发表声明,不忘给华海制药“补刀”——
“本公司的缬沙坦均为原研药品,使用诺华境外公司生产的缬沙坦原料,因此不收此次缬沙坦召回事件的影响。”
时刻强调“原研”,对仿制药大神,一脸不屑。
在中国市场,缬沙坦厂商一共48家,除了北京诺华、华海药业,还有鲁南贝特、华润赛科、辰欣药业等一众仿制药大咖。国内市场,缬沙坦系列药品销售额5.34亿元,诺华一家占61%。
2018年6月,华海药业的缬沙坦片成为第一个“已在欧美上市。使用境外数据申报,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口服制剂,获批上市。
华海的缬沙坦风波,在国内市场,搅动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