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赤水河“白酒经济带”
“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过二郎滩,又该喝郎酒……”从贵州遵义开始,沿512公里赤水河两岸行走,神奇的“白酒经济带”一直引人瞩目。
“没有赤水河,就没有茅台酒。”在遵义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集团董事长李保芳直言不讳。截至25日,贵州茅台市值超过9343亿元,相当于遵义市去年GDP的三倍多。
世界上再没有第二条河流哺育出这么多“名酒品牌”。茅台、郎酒、习酒、泸州老窖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均在此取水。沿赤水河谷两岸,云集了上千家酒厂,占据中国名酒榜单超过60%的份额。这条看似普通的长江支流,每年为沿线酒厂提供产值数千亿,就业人数达百万之众,消费人群更是数以亿计。
除了当年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赤水河到底还有什么“神秘”之处?记者从遵义湄潭县驱车两个小时到达赤水河中段的茅台镇时,浓郁的酒香裹挟蒸腾的热气弥漫整个镇子,但眼前的赤水河并没有想象中清澈,反而有些浑浊。
“秘密就在这赤色的水里,它是茅台酒酱香口感的基础。”李保芳解释说,每年雨季来临,两岸丹霞地貌中的泥沙汇入河中,既赋予了河水以赤红色,又带进特有的微生物群落和其他矿物质。酒厂取水季是每年重阳节后至次年端午节,这一时段赤水河很清澈,酒厂会大量取水、投料、烤酒和取酒。“茅台酿酒完全从河中取水,不会用任何水处理剂。”
除了神奇的水,另一个秘密就是赤水河哺育出的有机高粱。在仁怀、习水、金沙和播州四个市,建有数百万亩有机高粱种植基地,仅供应茅台酒的认证面积就超过90万亩。
好水好料,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来维护。受益企业深知,在向赤水河“索取”之后,需要给予更多的“反哺”。
“赤水河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开发、被污染、被筑坝蓄水的长江支流。”贵州省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流经云、贵、川三省,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总体来看,各利益主体对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显著共识。
2007年,贵州省环保部门与茅台酒原产地域的25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签订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同时,当地酒厂在生态环保、企业污染防治、上游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大投入,仅茅台的生态投资总额就达到数十亿元。
今年春节刚过,茅台与众多贵州白酒企业在茅台举行“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我们达成的共识就是: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贵州白酒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努力构建白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模式,实现白酒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李保芳说。
在茅台厂区,记者看到投资5亿元的五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在线监测均委托第三方运营,以确保处理达标率100%。同时,企业还投资10亿元启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酿酒产生的20万吨酒糟,将转化为有机肥料和饲料,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
为了保护赤水河生态,尽管发源地镇雄的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丰富,但当地政府选择了保护一江清水。如今,镇雄依然是云南人口最多的贫困县,全县168万人中有近30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在云南27个深度贫困县中,脱贫任务最艰巨。前不久,赤水河沿线多家名酒公司投入2400万元支持镇雄脱贫攻坚,还通过购买当地高粱、雇佣当地群众等方式,持续增强“造血”功能。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赤水河流域贫困县乡需要更多的反哺。”李保芳坦言,现在跨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够健全,即便企业利润很好也难以操作。他期盼三省合力“共抓大保护”,永久延续“赤水白酒经济带”的传奇。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