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 血制品行业深度报告:27倍PE的血制品行业现在值得买吗?
两票制虽然给行业带来了阵痛,但却刺激了行业销售模式的变革。两票制前血制品企业对渠道和终端缺乏控制力,上游企业只需要将产品发货给经销商即完成了销售行为,因此产品的价格更多是根据下游需求量被动的调节。两票制后,血制品企业逐渐强化对经销商和终端的控制力,血制品具备资源品属性,只要实现了规模优势,血制品价格基本不存在竞争和大幅降价风险(具备刚需属性),是非常稳定的现金流业务。白蛋白是血制品行业最大的品种,因此我们以白蛋白为锚研究行业去库存的情况,根据对兴科蓉医药、华兰生物的研究预计行业在Q3末完成去库存。目前行业估值仅27倍PE,若以行业估值水平较低的时间段即2011-2013年30-35倍PE为参照,目前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支撑评级的要点
市场有观点认为血制品行业资源品属性弱化,销售模式向着化药靠拢,行业估值理应下调。我们认为,虽然血制品下游需求增速稳定,经过2016、2017年上游采浆量大幅提升,短期供给端增长较多,但是浆站仍然存在行政审批限制,血制品的资源品属性仍然较强,上游竞争格局稳定;下游销售的确趋向化药类的学术推广模式,但以降价促进走量的销售方式长期难以为继(短期可以促进销售,但长期不会带来各品类终端需求的扩大),不具备类似化药以价格竞争终端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血制品行业的合理估值应在35倍PE左右。
以白蛋白为锚预计血制品行业去库存情况逐渐接近尾声。从2017年9月之后白蛋白批签发数据基本都是负增长状态,尤其国产白蛋白接近7个月持续负增长。以兴科蓉医药(6833.HK)为例,其为国内前五的进口药品代理商,Q1白蛋白销售额约为1.0-1.4亿,截止2017年底其白蛋白存货约2.7亿,我们认为经过2018H1,以兴科蓉为代表的大型血制品商业公司上半年基本已消化完去年底形成的存货;以华兰生物为例,2017年底存货加2018年上半年批签发量合计127万瓶白蛋白,大约7个月即可消化完毕,预计下半年投浆800吨即产186万瓶白蛋白,扣除60-70万瓶因年底投浆次年批签发上市而形成的库存后,预计6-7个月即可消化完下半年投浆产量,因此我们认为目前上游去库存也已接近尾声。
从市场需求结构来看,即使白蛋白和静丙2017年以来增速放缓,但我们看好狂免、破免两个特免品种以及三个凝血类小品种,它们仍存在结构性机会。静丙从2017Q3逐渐恢复增长(与扩大参保适应症有关),未来弹性来自学术教育及向慢病的拓展。狂免、破免认知充分预计分别能够保持20%-25%、15%-20%的增速。2017年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也扩大了参保适应症,这类药品属于血友病、免疫性出血疾病等疾病的刚性用药,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仍可以保持15%-20%的增速。
以全球第三大血制品公司Grifols为例,经过近80年的发展,规模优势、丰富的品种及全产业链布局是其战略重心。因此规模优势、品种端不断丰富、对渠道和终端的强控制力是国内血制品公司的护城河。我们通过对比7家国内血制品公司的浆站数量、年采浆量、单浆站采浆量、吨浆收入和吨浆净利等,认为规模优势或盈利能力最强的为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和博雅生物。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两票制影响持续导致血制品价格走低对工业端造成冲击,企业新品种研发上市竞争加剧,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重点推荐
我们认为具备规模优势、品种端不断丰富、对渠道的强控制力将是坚实的护城河,看好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龙头,同时从血制品品种结构看,看好在特免和因子类小品种可以持续发力的优质企业,重点推荐在因子类品种具备竞争优势的博雅生物(300294)和疫苗业务今年大幅盈利的华兰生物(002007)。
(中银国际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