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工银安盛高层大换血 新管理层还在探索转型模式

中国经济网2018-07-19 10:00
0评论 收藏

中外资股东终于意见一致

一位接近工银安盛的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安盛集团已经指定了来自工行的人担任总裁,而且安盛已经不再局限于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其对业务开展也开始大肆干预,比如,指派总裁和首席精算师人选,就是新起点的开始。”

工银安盛在4月27日于官网发出一则通告,通告中声明自2018年4月11日起,由马健接替孙持平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紧接着于6月21日再次发通告称,自2018年6月11日起,吴茜担任公司总裁(即“总经理”)职务。至此,工银安盛高层终于结束了领导缺失的局面,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工银安盛是工行控股的寿险子公司,是由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全球最大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全球500强央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强强携手打造。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国工商银行持股60%,AXA安盛集团持股27.5%,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持股12.5%。然而,强强联合,未必意味着发展就顺风顺水。

合资至今,中法股东双方常有矛盾,最典型的莫过于2012年工银安盛的“发飙大会”上,总裁马哲明(代表法方)因不满工行主导开发的一款产品勃然大怒,驳斥中国标准,坚持安盛使用的欧洲标准。而这只是工银安盛两方众多磨合小插曲的冰山一角,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二者的矛盾由来已久,意见不一已是常态。

同样的,在从去年到今年这场换血风波中,外方股东推荐的新任总裁人选,中方并不满意,而中方股东认为工行派驻总裁未尝不可。僵持之下,2017年9月29日,在公司任职期满的原总经理张文伟离职,自此之后,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一直为临时负责人代理。2018年4月11日,公司原董事长孙持平退休,该职位由马健接替。有资料显示,马健为工行“老人”,自2012年6月出任工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6月11日,总经理一职由吴茜担任。

据了解,吴茜曾先后担任工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境外及直属机构财务处处长,总行财务管理中心处长,总行财务部会计部副总经理职务,她是被安盛“看中”的人选。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公司更换名称以来,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共发生过5次改变。2012年8月6日,孙持平以董事长一职上任,原董事长张元荣就此卸职。2013年7月31日,总经理一职从James Paul McCarry更换为张文伟。直到四年后的2017年9月28日,总经理张文伟辞职,总裁职位空缺。直到今年二季度双双再次更换。业内人士表示,频繁高管更迭,其实反映的就是中外股东“貌合神离”的现象。

发展新蓝图还在酝酿

接近工银安盛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本次高管人选落定,最大的亮点就是,工行与安盛终于达成了一致,看似僵持关系有所缓和。”该人士表示,目前新管理层还在摸索转型模式,工银安盛此前90%的业务高度依赖银保渠道,今后肯定要更重视客户价值,会围绕客户进行架构和业务模式的调整。

不过,当前还没有具体清晰的发展蓝图。该人士还表示,“当前虽然两方达成了一致协议,但是业务还是延续以前的惯性,还没有明显的影响出现,二季度回升的速度依然低于市场。”

《国际金融报》注意到,工银安盛年报信息显示,资产负债表内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13年至2016年长期为负值且不断增加,而2017年该数据出现减少趋势,经营活动净现金额从2013年到2016年在稳定增长,不过,在2017年却有所减少。

此外可以看到,工银安盛资产和负债变动最大是在2015-2016年度,而变化量最少的是在2016-2017年度。在2017下半年到2018上半年,公司高层的更换补位是否影响到公司的经营能力,数据显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关联性。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工银安盛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为155.678亿元,较2017年同比下降48.2%;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总额为0.227亿,较2017年同比下降26.5%。

就前5个月来看,工银安盛的业绩在下降,万能险的购入也有所减少。单就5月份的数据来看,相比去年同期保费收入增速降低了66.8%,市场份额占比下降了0.78%,可以看出公司转型压力相当大。

今年5月,工银安盛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批,也是自董事长更换后的第一件重大事项。马健表示,目前,工银安盛人寿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公司,主要目的是顺应保险行业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中国经济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