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商号同为“同仁堂” 傻傻分不清
又有“同仁堂”要准备上市了,这家名叫天津同仁堂的企业和早已上市的北京同仁堂虽然名称接近,但其实是两家完全没有关系的企业,名称“接近”使得老字号商标与商号并存的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青年报记者 吴缵超
两者发展路径不同
除了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市面上还有南京同仁堂等,以及苏州稻香村与北京稻香村、上海冠生园与南京冠生园、苏州雷允上与上海雷允上……老字号历史悠久,时间久了常常出现多地同一老字号商标与商号并存的情况。
资料显示,北京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由乐氏家族创办,至今已有349年历史。而天津同仁堂前身为张家老药铺,起源于1644年,创立时间更早,之后乐家女婿张益堂将自家的张家药铺改为天津同仁堂,而张家药铺曾是北京同仁堂在天津的代理商。民国期间两家药铺还曾经打了一场官司。两者彻底分开,并且两者的发展路径也不同。
北京同仁堂先是在1956年率先完成公私合营,后又转变为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6月25日其正式登陆上交所。在港股市场上,还分别有两家同系企业,即同仁堂国药和同仁堂科技。
天津同仁堂的招股书显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发起设立,自成立以来,总共进行了8次股权转让。天津同仁堂目前为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张彦森和高桂琴夫妻二人,还控制狗不理集团等公司。
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2015年至2017年,天津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15亿元、5.77亿元、6.23亿元,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63亿元、1.14亿元。从财报看,天津同仁堂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相比较一下北京同仁堂,其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9亿元、121亿元、13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8.75亿元、9.33亿元、10.02亿元,两者差距还是有点大。
两者名字相似,卖的也都是中药,天津同仁堂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脉管复康片。
招股书显示,天津同仁堂营业收入和毛利主要来源于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三种产品。2015年至2017年三款产品毛利占比分别为91.58%、88.87%、91.16%。天津同仁堂表示,公司综合毛利率逐年上升,主要是受主要产品毛利率变动、收入结构变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报告期内,重点产品血府逐瘀胶囊毛利率基本稳定,肾炎康复片毛利率上升,脉管复康片毛利率2016年较2015年增长较多,2017年较2016年基本平稳。肾炎康复片毛利率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其单位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净利润远不及推广费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同仁堂净利润远不及推广费。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天津同仁堂推广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重都处于较高的水平。2015年至2017年,其推广费均维持在2.1亿元以上,占总销售费用的比重均超过70%。在天津同仁堂净利润最高的2017年,推广费为2.22亿元,约为净利润的1.6倍,2015年和2016年该比例则更高。
天津同仁堂在学术推广上很会做文章,天津同仁堂在招股书中称,公司销售费用包括推广费、差旅费、职工薪酬和广告费等,其中推广费金额较大,占销售费用比例超过70%,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的学术研讨、推广宣传等方面的支出。由于药品的专业性较强,公司通过组织各种专业的学术推广会议有助于让医生更加准确地了解药品的适应症、作用机理、药物禁忌、最近研究动态等,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保证诊治效果。
天津同仁堂认为,报告期内,公司推广费较为稳定,未与收入同比例增长,主要系血府逐瘀胶囊推广费用率下降所致。血府逐瘀胶囊作为公司较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经过多年积极推广,目前已有稳定市场基础,公司通过不断增强自营团队建设、健全地区指标考核机制、调整推广政策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该产品的费用支出。2016年,公司销售费用中广告费较高,主要是由于当年公司通过天津市众信广告有限公司在天津广播电视台、济南电视台发布关于公司风湿寒痛片(非处方药)的电视广告所致。
通过股权收购同时成为狗不理和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张彦森名声大噪。在狗不理冲击A股失败后,如今天津同仁堂意欲冲击主板,这一次,面对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在公司名称上的“接近”,是否能如愿呢?
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