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私募委外业务模式或将改变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资管新规落地,作为重要资金来源的委外业务受到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和银行委外的合作可能会开启新模式。

资管新规开启私募委外新模式

2015、2016两年,银行委外资金涌入资管机构,私募凭借优秀的管理能力,吸引到超过万亿委外资金,尤其是债券私募,六七成的资金来自银行。2017年以来市场震荡、监管趋严,银行委外规模缩水,与私募的一些合作也被叫停。

此次资管新规允许银行委外资金投向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之前私募不是持牌机构,只能用通道与银行合作,如今有了法规支持,私募和委外未来合作空间可观。”华南某第三方机构人士说。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委外继续处于“量减质优”阶段,一方面,对资金空转现象突出、嵌套层级较多、加杠杆较明显的领域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对基于主动管理、以资产配置组合管理为目的的委外,给予足够的空间。

有私募人士认为,未来银行委外资金和私募合作空间将越来越大。浙江安诚数盈投资总经理王锋表示,“银行和私募合作是大趋势,虽然短期内由于形式的改变,合作规模有所缩减,但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待市场适应新模式后,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发展,而新的发展会更加规范透明,更有利于长期发展和规避系统风险。”

原有私募和委外合作模式或改变

资管新规下,私募和银行委外的合作模式将发生改变。记者从一些私募、银行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业内对委外产品的合格投资者、嵌套、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诸多困惑,需要进一步的细则或处理要求。“我们比较烦恼的是合格投资者这一项。如果要求向上穿透到个人,一是会超过200人,二是金额也不能满足100万的门槛。银行理财的钱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客户资金集合起来的池子,未必能满足投私募的要求。”华南某大型商业银行资管部人士告诉记者。

北京某百亿债券私募运营总监表示,如果私募进行严格穿透,委外就可能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但也有私募认为,银行资金相当于资金的归集,可能只会穿透到银行层面,不会到客户。

一些私募委外产品面临多层嵌套问题。“新规允许资管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但现在有部分产品已经超过了两层,比如银行理财系列投向信托、资管等产品,下面再找公私募基金管理人,这样就是三层。我们很多产品都在等银行的调整对策。”前述百亿债券私募运营总监坦言。

北京某“公募派”私募产品总监也表示,现在一些委外产品结构是理财对接FOF,在FOF层面做分散配置比较方便,但以后要达到新规要求就相当困难。

另外,“安全垫”产品的去留也是难题之一。“这是比较模糊的地带,安全垫产品存在某一份额对另一份额的风险补偿,但收益端是平等分配的,比如银行委外9000万,投顾安全垫跟投1000万。若到期亏损,跟投资金以规模为限进行补偿;若盈利则提业绩报酬,理论上符合要求,但现在都不能确定。”前述私募产品总监称。

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则认为,安全垫模式的产品以后可能无法再做,这类产品在私募基金中的占比不是太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lilyqia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